18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中共武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19日,中共武汉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委政研室主任杜成会,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盛继亮,市交运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斌,市发改委副主任余功豹,市卫健委副主任彭厚鹏,介绍解读全会相关精神。
创造性提出
一系列新目标、新举措
市委政研室主任杜成会介绍,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系统回答了武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继承历届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举措。
在大力培育新动能方面
紧紧咬住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明确打造“一中心、三高地”:建设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高地、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在加快发展新产业方面
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结合武汉实际,提出打造九大支柱产业、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的“965”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九大支柱产业包括:“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绿色环保、文化旅游;
六大新兴产业包括: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
五大未来产业包括:电磁能、量子科技、超级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深地深海深空。这是武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
在全力拓展新空间方面
聚焦武汉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创新性提出加快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空间发展布局。
“主城做优”:中心城区以两江四岸为核心,推动三镇聚合均衡发展。
“四副做强”:加快建设光谷副城、车谷副城、临空经济区副城、长江新区副城,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加强主城与副城、副城与副城之间的协作联系,实现一体发展、协调发展。
这一谋划,是市委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展现新作为的精心布局,全市各城区、各功能区都能在这一格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看到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的方向。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这样安排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盛继亮介绍了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部署安排和具体措施。
盛继亮指出,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就是要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四个面向”,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就是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又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疏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
他将具体安排和措施概括为创建一个中心,打造三个高地:
创建一个中心,即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区域,加快建设东湖实验室,布局光电科技、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高水平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通过提升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重大科技装置功能水平,谋划建设磁阱型氘氘聚变中子源、农业微生物等一批新的大科学装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使武汉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布局的战略要地。
打造三个高地,一是打造产业创新高地。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创新体系。加大对企业科研攻关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掌握本领域先进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军型龙头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打造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争创更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东湖科学中心、长江科学城,高水平打造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展自主可控技术,打造一批“国之重器”。
二是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建设新时代人才活力之城。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市场化社会化育才引才用才,实施助企引才工程,培育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行动计划,搭建高水平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实施学子留汉工程,打造“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实施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人才链”完善“服务链”,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
三是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高效协同,实现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发展。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四权”改革,完善科技评价制度,扩大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加快发展“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汉转化。加快建设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打造全国技术转移枢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争取设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盛继亮表示,下一步,武汉市将以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各类资源投入,不断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释放科教资源的创新创造潜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城市
武汉要建设这些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斌介绍,“十四五”期间武汉将紧紧围绕“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目标,坚持交通引领、支撑城市发展,积极推进“通道+枢纽+网络”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建成“超米字型”高铁网络、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建设联贯长江经济带、联接“一带一路”、联通世界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构建向西拓展、向东延伸的联运大通道
徐斌介绍,为科学谋划好“十四五”时期交通工作,市交通运输局编制形成《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初稿)》。
坚持“陆路向西、水路向东”战略,构建向西拓展、向东延伸的中部国际直达陆海联运大通道。
西向打造直达德国杜伊斯堡/汉堡、法国杜尔日、波兰波兹南、俄罗斯莫斯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立陶宛维尔纽斯等国外枢纽城市的国际铁路干线通道;
东向打造至日本、韩国的江海直航通道,经大连、上海、宁波、广州等沿海城市出境的铁海联运通道,以及经上海转运至台湾、东盟地区的江海联运通道。
建设三个层次的综合交通枢纽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枢纽
徐斌介绍,这包括——
实施天河机场扩容工程,建设第三跑道、谋划第四跑道,将天河机场打造成为衔接高铁和城市交通的大型国际门户枢纽;
以阳逻港、吴家山物流基地为核心,建设中欧班列中部集结中心,打造武汉国际物流中心。
完善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枢纽
强化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功能,形成武汉、汉口、武昌、武汉西站、天河北站等大型铁路客运站布局;
统筹武汉港口型、空港型、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等五种类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形成大花岭、滠口铁路物流基地及武汉国际商贸城等国家物流枢纽。
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带动力的重点枢纽
统筹城际铁路、长途客运、旅游客运等枢纽建设,巩固提升武汉北部地区多式联运走廊能力,加紧谋划南部地区多式联运走廊布局。
构筑综合立体交通网,健全便民运输体系
武汉要构筑四网支撑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航空方面打造轴辐式航空网,构建通达全球、覆盖全国的航空网络体系。
航运方面发展衔接高效航运网,大力发展水水相连、水铁联运、江海直达,巩固提升江海联运服务水平。
铁路方面建设“超米字型”高铁网和“一环八向”普速铁路网。
道路方面完善城市圈互联互通道路网。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和武汉至城市圈城市高速公路,实现武汉至周边城市的“直联直通”。
健全便民利民市域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高品质的基础设施体系,打通断头路、改善瓶颈路,形成衔接顺畅的路网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构建高水平的公共交通体系,实施第四期、启动第五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形成主城联网、新城通达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推动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四网融合”,优化常规公交“快干支微”四级网络体系;
构建高质量的慢行交通体系、高效率的城市配送体系和高层次的数字交通体系。
推动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十四五”期间,武汉在产业发展方面有何考虑?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副主任余功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集群,加快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为武汉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是“十四五”时期武汉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余功豹指出,作出这一部署主要基于的考虑有:
推动“两化”优结构,实施数字经济“573”工程,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武汉,打造产业创新的高地;
强化“三力”增动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进一步增强产业的世界竞争力、区域带动力和未来支撑力;
发展“五型”塑优势,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头部经济、枢纽经济、信创经济、流量经济等,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确保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提供稳定的供给。
聚力“五基”强支撑,加快建设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等五大基地,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布局,打造新的增长极。
坚持“三引”促落实,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和支柱产业壮大工程,以院士专家引领高端产业发展,以头部企业引领带动新支柱产业发展,以产业地图引领引导区域特色产业布局,锻造武汉质量、武汉标准、武汉平台。
补公共卫生短板
实施抗疫特别国债项目125个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彭厚鹏介绍,全会就深入推进健康武汉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整体设计。推进公共卫生补短板强弱项,是健康武汉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市共实施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共125个,总投资约485亿元。
目前,发热门诊和病区改造、检测设备购置等28个项目已完工,5家平战结合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国家医学中心、武汉协和医院质子中心、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等43个基建项目已开工,公共卫生补短板顺利推进。
武汉核酸检测能力
可达每天150万人次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彭厚鹏介绍,武汉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现均已配备核酸检测PCR实验室,还规划建设一批日单间测量达到1万人次的城市检测基地和国家公共检测平台,提升跨区域支援能力。武汉建设P3实验室、高通量组测序平台、新发传染病病原检测实验室等功能实验室和平台,强化“一锤定音”能力。
目前全市共有核酸检测实验室92家、移动检测车6台,日单检量可达35万人次,应急状态下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可达每天150万人次以上。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胡雪璇 王谦 黄琪 宋磊 图片:记者任勇 视频:摄像李彤 范芃 制作刘慧 熊璐 审看蔡敏莉 海报制图:谭芳 王语哲 文字制作:朱佳琪 校对:彭艳 刘永杰
【编辑:贺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