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陈昌 主创|谭芳 王语哲 张莉 胡欣
我叫王雄,今年31岁,黄陂区王家河街小寨村村民。
我曾经深陷贫困的泥潭,是政府及时雨一般的扶持让我重拾了信心。刚刚脱贫时,扶贫干部一句“脱贫不脱政策”更是让我红了眼眶。
这5年来的经历,让我越来越坚定:美好生活都是靠奋斗出来的,别人靠双手打拼出好日子,我只要肯奋斗,不放弃,一只手也一样可以做到!
2016年10月14日,经过除草和修剪,王雄的茶园静静等候着春天的到来,他也期盼着明年茶叶能找到好的销售渠道。 记者许魏巍 摄
承包30亩茶园
政府扶持让我重拾奋斗信心
12岁以后,我常常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12岁后的一个5年,我从孩子长成了大人;又一个5年,我迈出生我养我的家庭,走进社会摸爬滚打;再一个5年时,我已经从父亲的儿子,变成了女儿的父亲……
这些个5年,我为什么觉得时间慢?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因为,我总担心自己不能带着家人过上好日子;也因为,我总怕自己虚度了时间,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
12岁时,我意外遭遇电击,失去了右臂。高中时辍了学,打了几份工都不太顺利。后来,我结了婚,有家有口了,压力也大。
回想起来,转机出现在2015年。当时,王家河街道办事处与小寨村委会把我列进了政府残疾人联络员,一年可以增加2000多元补助;更我让意外、惊喜的是,街道办事处位于村里的100余亩茶园正好到了承包调整期,反复协调后,把其中的30亩茶园转给了我承包。
真的是来之不易啊!当时,同村还有十多位茶园承包者,除了我,他们中承包最多的也不过十余亩。
从那以后,我感觉自己的世界一下被点亮了。只要有时间,我和妻子就到茶园转悠,看看茶树是否长虫了、是否需要除草、是否需要施肥……
我不仅没有被遗忘,还被这样重视和信任,我怎么能不撸起袖子加油干呢!
2016年10月,黄陂区农委上门给王雄家里配备了光伏发电设备,2017年3月全部安装完毕开始发电。 记者许魏巍 摄
脱贫不久
“脱贫不脱政策”让我有了底气
这些年,在区和街道相关部门的持续关怀下,我和我的家庭变化太大了。
我从乡邻的旧房里搬了出来,住上了两层的楼房,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生活和城里人相比,一点不差。原来,我和妻子起早贪黑干活,一家人也只能顾上温饱,攒不下几个钱。现在,一年能存下几万元钱,茶闲时,我还会带妻子孩子出去逛一逛,享受生活……
2017年2月4日,王雄为了更便利地学习制茶技术,在家里新配置了一台电脑。记者许魏巍 摄
我不仅把30亩茶园打理得井井有条,也琢磨出了一个绿茶红茶的制作手艺,最近还准备学制作黑茶呢。
2016年10月的时候,我们家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刚脱贫不久,我当然觉得高兴,但也多少有点没底,怕自己再返贫。区农委的相关领导跟我说的话,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说:“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王雄,你别有顾虑,继续带着村里人一起致富!”听完了他的话,我有了彻底摆脱贫困的底气。
2017年2月4日,王雄夫妇在新家客厅沙发上开心地合影,这是他们搬新家的第一个春节。记者许魏巍 摄
回看过去的这5年,我最想说的还是“感谢”两个字。
感谢谁呢?先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们。2016年初,当时我正在钻研红茶制作技术,无奈村里没有制作设备,购买设备需要上十万元的资金,对我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区和街道相关部门迅速拿出帮扶措施:每亩茶园一次发放2000元补贴。30亩茶园,有了6万元的补贴,资金解决了一大半。2018年10月,区农委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要给我的茶园送灭虫板和诱虫灯。接电话的时候没抱多大指望,哪知道第二天一早送来1.5万张灭虫板。区农委还给我送技术、通销路,最近,还帮我修缮了一条通茶园的道路。
我一直相信:美好生活都是靠奋斗出来的,别人靠双手打拼出好日子,我只要肯奋斗,不放弃,一只手也一样可以做到!(记者刘智宇 记录)
【扶贫干部点评】
黄陂区农委驻小寨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李建国:
“三不脱”筑牢
他致富的基础
王雄2016年10月就脱了贫,区农委相关领导多次到小寨村与王雄交流,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告诉他:“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
为了给他打牢致富的基础,区农委与街道、村委会多番研究,根据王雄的实际情况,给他制定了精细的帮扶措施。
王雄能这么快脱贫,能把日子过得这么红火,除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好、区农委落实政策得力以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王雄自己。这个小伙子乐观向上、勤劳朴实、善于动脑、自强自立,他的未来还大有盼头。
我希望,未来,这个小伙子不仅能自己致富奔小康,还能带着乡邻一起干事创业,一起过上更好的日子。(记者刘智宇 整理)
(统筹:兰家兴 邱焰)
【编辑:张靖】
(作者:刘智宇 许魏巍 兰家兴 邱焰 陈昌 谭芳 王语哲 张莉 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