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黑布瓦、青砖壁、石板路……戈甲营社区改造植入老居民儿时记忆

时间:2020-12-11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11日讯 从昙华林一条小巷穿出来,武昌戈甲营片区一批改造完成的老屋,与昙华林的古色古香风格有着惊人的一致。

手里拿着一只老式钢笔和一叠手稿纸的韩可敏,不停与设计人员沟通着设计方案如何在施工中充分体现。

韩可敏,是戈甲营社区改造的一名“社区规划师”。

汪宅故居。记者冷靖华 摄

儿时记忆:黑布瓦、青砖壁、石板路

63岁的韩可敏,在戈甲营社区生活了63年。1954年,父母成家时,在戈甲营买下了他现在住着的这套房子。

韩可敏说,他幼时的记忆,与戈甲营密不可分。

说起戈甲营,韩可敏头头是道:这一带的房子,多半是1900年左右建成,如中国古典式的瓦房、私宅、大宅、会馆等。

在经过建筑保护留下来的汪宅故居前,韩可敏说,过去这一片的房子都跟这栋旧居一样,房子都不太高,黑布瓦,青砖壁,石板路,屋中有天井,内部多是木质结构。

引入文创设计公司的“太平试馆1号”。记者冷靖华 摄

“这与后来翻修后的房子完全不一样。”韩可敏说,翻修后的屋顶多采用红色机瓦,墙砖也换成了机械砖。

韩可敏说,他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是附近的花园山,从山顶往下看,一眼能看到整个戈甲营街上不同形态的各式房屋,“别有一番趣味”。

读书时代,韩可敏每天必经戈甲营:就读昙华林小学时,每天都会穿过戈甲营这条街到达学校;初中就读的是十四中,每天也要沿着戈甲营一条街走到头。

走着青石板路,看着青石瓦墙,韩可敏说,这些老建筑承载了他童年所有的记忆。

韩克敏把手里的那叠手稿纸,展开又合上,合上又展开。他说:“我一直想把记忆里的故事写成小说。”

太平试馆1号的重生

戈甲营片区一栋很显眼的建筑,仍保留了老房檐、木质屋梁等老建筑风格,门牌号写着“太平试馆1号”字样。这栋建筑“修旧如旧”,得益于韩可敏两年前的一个建议。

韩可敏正在介绍“太平试馆1号”的历史。记者冷靖华 摄

2018年,老旧小区改造启动,社区工作人员找到了韩可敏,以“社区规划师”的身份,给负责这个片区改造的设计人员提点社区改造建议,“如果不了解这儿的文化,就没法还原出过去的样子”。

韩可敏说,他向设计人员讲述自己儿时眼里的建筑和故事,也讲述了戈甲营片区的历史和文化。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戈甲营片区不仅仅是辛亥革命和南昌起义的发祥地,也是文化沉淀传承的起源地,华中师范大学的原址也正在此。

韩可敏介绍改造前的一些建筑。记者冷靖华 摄

据韩可敏回忆,他提的第一条建议就是,改造中,路面一定要用青石板路;改造后的房屋结构尽量保留古朴的风格,可用青白相间的颜色;保留整个片区的10多条古道;将戈甲营片区作为老风貌街区一起整体打造成统一风格,改造可分步骤、分阶段进行。

韩可敏的这一系列建议,也基本被后来该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所采用或融入了。

2018年之前,“太平试馆1号”的老房子一直空置着,韩可敏向社区提议:如果把这个房子出租给一些文创企业,在保留老风貌的基础上稍微改造一下,既能保护建筑,又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创相结合。

如今,修缮后的“太平试馆1号”,引进了几家文创企业,引得不少游人前来打卡。

历史和文化的解读者

指着已经改造完成的汪宅故宅,戈甲营社区书记王丹向记者介绍,根据韩可敏的建议,这座建筑保留了当年青砖黑瓦的风格。

汪宅故居。记者冷靖华 摄

王丹介绍,戈甲营片区改造,社区召集居民“出点子”,韩可敏是第一批愿意参与进来的,他在这里生活时间长,对历史也很了解,就成了社区的“规划师”。

第一家设计单位进驻时,因为不了解这个片区的历史,一时拿不出适合的设计方案。王丹说,社区就召集“规划师”和居民代表与设计师见面,座谈中,韩可敏给设计师们讲了不少戈甲营的历史。他建议戈甲营的路应该恢复成原有的青石板路,房子用青石砖、黑瓦。后来设计过程中,韩可敏的想法都考虑进去了。

“韩可敏现在成了我们这里的‘解说员’,年轻人来打卡、参观,都要请韩老师来讲历史和文化。”家住戈甲营63号的丁远征说,他很怀念这个片区原来古色古香的风格。

家住戈甲营60号的谢静平说,韩可敏让这里的老居民又重拾儿时生活的回忆。

在来戈甲营打卡的青年人眼里,韩可敏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解读者和传承者。(记者冷靖华 通讯员屈华 刘新 马婉琪)

【编辑:邓腊秀】

(作者:冷靖华)

  • 上一篇:武汉船舶学院千余名学子有序献血
  • 下一篇:3年前被离世婴儿双肾救活的她,如今顺利生下小宝宝,取名“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