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全国第四、城市科研指数全球第十九,武汉锚定科技自立自强

时间:2021-01-30

“武汉的昨天靠创新‘起家’,今天靠创新‘成家’,明天还要靠创新‘发家’。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1月29日,武汉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这些表述,让与会代表委员印象深刻,倍感振奋。他们表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擘画的蓝图,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总数,武汉位居全国第四

最近,一则消息引起湖北武汉科技界关注。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复武汉纺织大学建设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继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湖北省获批的第3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我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带有国字号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更是科技创新的引领,29座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藏身在我们这座城市,承担着国家使命和国家期待,平时它们默默无闻,一出手惊艳世人。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出了“嫦娥五号”月面国旗、“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着陆发动机柔性隔热组件等,并为太空空间站、核潜艇声学隐身壳体材料等重大问题的预研积极提供技术支持。疫情期间,为应急防疫物资转产和产量升级所急需的装备改造和技术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撑。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出了“嫦娥五号”月面国旗。

曾有专家作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炼钢比作用电饭煲做饭,耐火材料就是“装米的锅”。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从事耐火材料专门技术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率超八成。

湖北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理论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开发新型酶制剂,为酶资源在化工、医药、食品、生物传感、医学诊断以及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创新动力和智力支撑。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对高端制造装备的战略需求,面向数字化制造国际学术前沿,开展数字制造装备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成为引领我国数字制造装备领域科技创新发展的一流国家级创新平台。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的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展示着一台梁底智能检测机器人。记者唐煜 摄

来自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的数据,湖北已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截至目前,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增至29家,位居全国第4位,湖北的实验室地点均在武汉。

世界权威杂志排名,城市科研指数武汉居全球第19名

在市人大代表、北京达沃时代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法人、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雷迎春眼里,“武汉有良好的科研生态和产业生态,有舒心的营商环境,整个城市洋溢着蓬勃生机”。

“武汉是科技重镇、创新之城,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居于重要地位。”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武汉汇聚了92所高校、130万在校大学生、73名两院院士、101家国家级科研机构、13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在《自然》杂志2018全球城市科研指数排名中,武汉位列全球第19、中国第4名;在2019全国创新型城市评价中,武汉创新能力排名第5。

“十三五”期间,武汉地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129项,居副省级城市前三名。

武汉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勇担国家使命,创造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第一根光纤与多项国际电信标准、9纳米光刻试验样机、中国首款128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中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汉问世,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产业在世界产业分工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脉冲强磁场设施多项核心技术国际领先、精密重力测量装置达到世界最高精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些都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着最强劲的“武汉力量”。

在担负国家使命的同时,全市的科技创新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优势产业正向“光芯屏端网”产业全面拓展,规模已近万亿,“中国光谷”正全力向“世界光谷”挺进。

与此同时,存储器、商业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支撑起武汉经济新成长极,为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卓有成效,北斗+产业、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兴业态正在加速发展,VR/AR、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未来产业发展生态持续完善。

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167.2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69%,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417家,均创历史新高。

在关键领域的引领仍然不够,瞄准“卡脖子”技术奋力突破

“我们在关键领域的引领仍不够,我们‘卡脖子’技术上突破力依然不足,承担起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此领域奋起直追,持续引领。”市政协委员、湖北省长江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涛表示,报告提出,武汉要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提高创新策源能力,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武汉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努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武汉还将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发挥“大学之城”创新优势,支持在汉高校“双一流”建设,打造环大学创新创业带。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构建“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技术升级”产业创新联合体,支持高校院所与武汉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融通创新,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市将加快推动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最初一公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以“店小二”精神营造更加优良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汇聚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代表委员建言】

担起主引擎,激发科技创新引领“第一动力”

“武汉要承担起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科技创新领域奋起直追,持续引领。”市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为武汉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王涛:

把“星星点点”化作“繁星满天”

武汉在以5G为支撑和引领的“光芯屏端网”数字经济领域已经抢占了先机,光谷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具备了产业升级与裂变的基础,是湖北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市政协委员、湖北省长江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涛建议,对外对标国际一流,整合国际国内最优质的要素资源,壮大主体,培育龙头;对内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做好省域协同这篇“大文章”,以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为主线,引领有基础的省内城市进行特色化产业协同配套,共同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将“星星点点”变成“繁星满天”。

市人大代表雷迎春:

吸引更多优秀团队落地武汉

市人大代表、北京达沃时代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雷迎春正参与推进中科院RISC-V通用CPU项目落地武汉。他尤其看好光谷发展前景。

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武汉是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武大、华科等重点高校带来良好的科研生态效应,使得大批校友愿意在武汉从事科研创新工作,如高端芯片IP/IC设计公司芯动科技。近两年,以长江存储为代表的一批大项目落地武汉,也带来优良的产业生态效应,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来汉发展。

雷迎春建议,未来要继续推动科研和产业双轮驱动,希望能涌现更多专业伯乐、拿出更大勇气,多从外地发现潜在高附加值的项目,通过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秀团队落地武汉。

市人大代表李立新:

让更多科技成果在武汉就地转化

“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提高创新策源能力,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这一提法切中要害,非常准确。”29日,市人大代表、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教授李立新对长江日报记者表示,武汉市的科教优势突出,在桥梁、船舶、材料、空间应用、光电子等领域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科技创新优势,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武汉和湖北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更需要广大科技人员的勤奋投入。

李立新长期从事材料加工领域的研究工作,与武钢等本土企业开展了较多合作。对于如何高效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他认为,“企业最贴近市场,最了解市场需求,因此企业提出问题,科研人员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使用的最便捷途径。此外,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科学制定科研人员的考评体系等,也是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必需的基础工作。”

市人大代表宋洋:

精耕土壤,呵护人才

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这让市人大代表、武汉创客数字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洋印象深刻。

他建议武汉从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以及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深入调研熟悉创新产业的发展,结合武汉各区的产城优势,制定创新发展计划。还要了解产业上下游的创新驱动因素、为创新连接市场、为市场连接创新;不断吸引产业资本支持创新行为,这其中要真正发挥全市各创新引导基金的作用,学习深圳的引导基金管理经验,大胆为创新输送血液;对基础技术创新要耐心培育、对应用技术创新要加速推进。

宋洋认为,创新的土壤离不开悉心呵护,要对创新企业、人才引进来、扶下去,不断跟踪服务企业和人才,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的同时,为创新保驾护航。

(记者陈洁 陈诚 汪文汉 邓小龙 王谦 吴曈 王春岚 通讯员郭嵩 丘剑山 统筹:夏琼)

【编辑:张靖】

(作者:夏琼 陈洁 陈诚 汪文汉 邓小龙 王谦 吴曈 王春岚)

  • 上一篇:莘莘学子为武汉投下“信任票”,2020留汉来汉大学生突破30万人
  • 下一篇:政府过“紧日子”,武汉全力兜实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