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南新闻

湖南浏阳:50年来 “窑金渠精神”历久弥新

时间:2021-05-09

50年过去了,大家守护着窑金渠,渠内的水依旧缓缓流淌,灌溉着窑金村的土地,也滋养着这里的人们。记者何正章

暮春时节,群山苍翠。踏进浏阳市北盛镇窑金村,到处是一片郁郁葱葱、春意盎然的迷人景象,田野中水稻秧苗已经泛青,碧绿的烤烟长势喜人。在田垄之间,一条“绿带”穿行其间,在“哗哗”地流淌着。这条“绿带”便是窑金渠。

许多人对河南的红旗渠耳熟能详,却不知也是在那个难忘的年代,在湖湘大地上,也有这样一条渠道。

五十年前,伴随着一声声开山炮响,上千名窑里村、金盆村的村民以“敢想敢干、敢作敢为、坚韧不拔、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革命精神,历时两年,穿山凿洞,挖出了一条长达六千米主渠和长约四千米支渠的窑金渠,一举改变了窑里、金盆两村世代严重缺水的局面。

五十年后,行走在窑金渠畔,一渠碧水悠悠流淌,不经意间,仿佛与当年开凿渠道的村民们擦肩而过,他们推着独轮车,抡动着大锤,喊着嘹亮的号子,唱着动情的山歌……

渠水长流,精神永驻。五十年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窑金渠精神”不仅记载了窑金村(原窑里村和金盆村合并而成)那段战天斗地的奋斗历程,而且成为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何正章唐娇见习记者汤维

五十年前

攻坚克难修渠道,投入劳动工日162500个

窑金村面积3.7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民小组,789户村民,共3450人口,现有耕地2200余亩。历史上,窑金村一直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当地村民家家户户使用手摇水车汲水灌溉农田,十分不便。为了节省水资源,一些地势较高的田地只能种植荞麦、豆子等耐旱作物,粮食产量不高。为了缓解这种状况,1970年,在窑里、金盆两村党支部的倡导和全体党员的带领下,两村出动上千名劳动力,合力修建窑金渠道,从六一大坝引南康水库的水灌溉农田。

50年过去了,大家守护着窑金渠,渠内的水依旧缓缓流淌,灌溉着窑金村的土地,也滋养着这里的人们。记者何正章

修建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对此,今年83岁的周占新深有体会。作为当时修渠工程指挥部的宣传人员,也是指挥部成员中目前唯一的健在者,关于当年修建渠道的艰难,他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修建渠道一度被外界认为是‘天方夜谭’,其中最难的地方是开凿隧洞,一是通风问题,二是照明问题,三是爆破器材匮乏问题。”周占新介绍,隧洞中难度最大的是一号隧洞,又叫“八一”隧洞,长1090米、高1.7米、宽0.8米,共打了6个竖井,14个工作面同时进行施工,有些竖井深达十几米。

“那时候是三班倒,24小时连续施工。有一次,正处惊蛰时节,村民们早上去换班的时候,发现洞里的作业人员横七竖八躺在洞子里,都缺氧昏迷了,这下可把指挥部的领导急坏了,急忙指挥接班的所有人立即将其抬出,呼吸新鲜空气,几小时后,才苏醒过来。”周占新说,竖井下面的照明情况也很差,洞子里面是不见天日,“一开始是用煤油灯照明,不但耗氧厉害,燃烧后的黑烟熏到脸上,脸都是黑的,洗都洗不掉,无法辨认,油烟被作业人员吸入肺部,咳出黑痰。”此外便是爆破器材的匮乏,炸药远远不够,有时候甚至不得不用大锤硬凿。

种种问题摆在面前,但他们没有放弃,没有退缩,而是不屈不挠、迎难而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坚强意志,将问题一步步解决掉。“通风不足就用自家土棉布卷成管子,用手摇鼓风机进行通风;照明困难就设法将煤油灯换成无烟蜡烛;爆破器材匮乏就寻求上级政府支持。”周占新说,就这样,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下,依靠着自力更生、排除万难的工作热情和迎难而上的精神,两村人民凭借锄头、箩筐、钢钎、铁锤等简陋工具,历时近两年,成功修成了窑金渠,并于1971年初步通水,1972年全渠贯通。

据市档案馆资料记载,窑金渠全长6000米,共开凿10个隧洞,隧洞总长1582米(其中“八一”隧洞1090米,“胜利”隧洞290米,“三八”隧洞72米),修建一个64米长的渡槽、一座进水闸、四个涵洞、两个泄洪闸、七座行人桥、一座30型水输泵。整个渠道共有土方25648立方米,石方9307立方米,需要劳动工日162500个。(支渠的投入劳动工日不在其中)

五十年来

旱涝保收稳产量,灌溉土地2200亩

渠道通水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原地势较高,只能种荞麦、豆子、高粱等耐旱作物的旱地变成了良田,也种上了稻子。并且由种植单季稻改种双季稻,粮食产量也由修建渠道前的亩产400—500斤增至亩产1000多斤。完全达到了稳产高产的目标。渠道通水之后,不少荒地也被陆续开垦出来。根据市档案馆资料记载,窑金渠修建前,窑里、金盆两村农田面积为1952亩;渠道建成后,农田面积增加到2200余亩,开垦农田近300亩,缓解了村民的吃饭难题,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59岁的周书清是窑金村雄可组人,家里有6口人,家中3亩4分地一直靠着窑金渠的水灌溉。51年前,水渠修建的时候,他8岁,记得当时的许多事情。“在渠道修成以前,种水稻只能用手摇水车灌溉,地势高的田则需要几台水车接力,才能将水送到高处。”周书清回忆,那时候,一到农忙时节就担心水的问题,水车一摇就是半天、一天,全家老小都要上阵,异常辛苦,“渠道刚刚通水的时候,家家户户欢天喜地,纷纷打爆竹接水。”59岁的周庆国如今担任村上的渠道管理员,负责巡查和维护渠道,他说:“尽管渠道现在有一些受损的情况,但自从修好之后,村里50年来基本就没再缺过水了,几乎是旱涝保收。”

五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农业不再是窑金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来自南康水库六一大坝的坝水,依然在水渠中欢快流淌,继续浇灌着窑金村2200余亩良田,未曾间断。

传承发扬“窑金渠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窑金渠的水浇灌了窑金村的农田,当地村民感激窑金渠、珍惜窑金渠、守护着窑金渠。“窑金渠精神”滋养了窑金村的村民,这种精神也流进了当地人的血液之中。

“窑金渠是窑金人民的命脉渠,生命渠,幸福渠。”现任窑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向阳表示,“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对窑金渠进行两次以上的整修,可是窑金渠还是出现了上百处破损的情况,尤其是隧洞内部垮塌严重,亟需修缮,其引水、排水、灌溉的功能下降。”

为应对这一情况,近年来,窑金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需水量相对较低的农业产业,开展龙虾养殖、草皮种植等,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增收,村容村貌变得更美了,村风民风也变得更加和谐。与此同时,村上也在向上争取资金,修复破损的渠道。

去年,窑金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逾20万元,“村级所得收入又投入到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助力村级进一步发展。”周向阳表示,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之年,窑金村组织开展了“纪念窑金渠道竣工50周年暨弘扬‘窑金渠精神’座谈会”,希望讲好窑金渠的故事,传承发扬“窑金渠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4月20日,座谈会上,69名头发花白的老人齐聚一堂,侃侃而谈,动情讲述当年修建窑金渠道的故事,三个多小时的座谈会,见证者回忆着当年的经历,说到动情处,甚至眼泛泪光,在场的人也为之震撼。

何为“窑金渠精神”,会上,大家总结其为艰苦创业、豪迈乐观、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求真务实、顽强拼搏等精神内涵。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只要人的精神在,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么我们的村级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周向阳表示,他们通过讲述窑金渠的故事,为全村人民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发扬好“窑金渠精神”,以此凝聚力量,开创村级发展新局面。

  • 上一篇:纪念五四青年节 武警湖南总队机动支队举行入团宣誓仪式
  • 下一篇:长沙橘洲景区今天预约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