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5月10日讯(通讯员 王琦 张燕舞)5月7日,国务院官网发文公布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名单及激励措施。醴陵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上榜,是湖南省受此表彰的唯一县市。
如此“耀眼”的成就,这项工作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一组图文告诉您。
近年来,醴陵市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抓手,全方位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推进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到2020年,全市县域住院就诊率达93.82%、县域内基层诊疗人次数占比达73.04%、医保基金县域内占有率达85.12%。
坚持政府主导做强公立医院
重投入,强保障。“十三五”时期,醴陵投入15亿元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市新增三级公立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2家。
重人才,强学科。近五年,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135人,柔性引进217名省市知名医卫专家。相继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新生儿救治 “五大中心”。醴陵市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甲中医医院,并成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重监管,强服务。醴陵推动“互联网+医疗”建设,全市主要医疗机构与协和、阜外、湘雅等国内顶级医院重点临床专科建立合作关系。开通掌上医院APP,搭建预约诊疗平台,为群众提供在线预约挂号、检查检验预约等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将降低群众就医费用作为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余小河在醴陵查房带教。
坚持重心下移,做实基层服务
醴陵以“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为抓手,推进优质资源下沉。以2家三级医院为总医院,联合5家二级医院,与全市所有基层卫生院“大手拉小手”,建立全域医共体。其中,22家基层卫生院建成紧密型医共体。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与来龙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紧密型医共体。
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推进服务重心下移。打造2家三级公立医院高血压专科门诊、2家镇卫生院高血压示范化门诊、34家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专病门诊和215家村卫生室高血压监测点。将慢性病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服务内容,形成“个人自主、家庭自助、社区自治”的慢性病管理新模式。
以“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为抓手,推进预防关口前移。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6.82%,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订和推广醴陵市居民健康公约,加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
坚持放管结合 用活社会办医
优化社会办医服务。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注册由原来需要提交的18项资料精简为9项,法定审批时限由75日压缩至20个工作日。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6张床位的标准,为社会办医向高水平、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预留规划空间。引导社会办医尽量举办专科医院,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加强社会办医监管。持续开展“综合监管年”活动,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常态监管。实行量化分级管理。选派干部担任大型民营医院第一书记,兼任民营医院牵头的医共体成员单位党组织书记,确保医改政策方针落实。
用活社会办医资源。鼓励大型民营综合医院牵头组建医共体,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按照平等、自愿、一致的原则参与社区医疗和公卫服务。推动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同等参与全市健康扶贫、国卫创建、抗洪救灾、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并享受同等机会和待遇。
南华附二醴陵兆和医院参与洪灾后防疫工作。
坚持防治并重 筑牢防护网底
精准打阻击。自2020年2月9日至今无新增确诊病例,3月1日起,8例确诊病例、28例疑似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是全省最早的低风险县市之一,也是全省复工复产较早达到90%以上的县市。
医务人员值守醴陵东站。
强力补短板。为19家建制镇卫生院配齐至少2名全科医生,为558名村医购买养老保险。建成128家公有化村卫生室、1家传染病防治区、7家核酸检测实验室、6家规范化发热门诊、29家发热诊室,核酸日检测能力达8000人/份以上。培训294支市镇村三级流调队伍1470人,组建525人的核酸采样队伍和应急机动队。
常态抓防控。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优势,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保持了醴陵“零感染”。
喜获国务院表彰激励实属不易,必须倍加珍惜,醴陵市卫健人将继续坚守“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真抓实干、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