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南新闻

海报丨巨星陨落 致敬缅怀 袁老走好!

时间:2021-05-24

致敬.jpg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生平简介

袁隆平(1930.9.7- 2021.5.22)出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改革先锋”等称号。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时代脊梁

出生在北京的袁隆平少年时期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1953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

自1961年偶然发现天然杂交稻以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让中国水稻亩产由300公斤上升到1000公斤以上,为解决人民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如今,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更跻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袁隆平感慨万千。

他激动地说:“过去去国外,到了高级市场,别人不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我们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了,能够抬得起头、挺起腰杆。现在我们出去,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袁隆平。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辛业芸摄

冲刺梦想

袁隆平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籽粒比花生还大,他就那样坐在稻穗下乘凉。

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袁隆平将梦的种子撒向了更远的地方。

11月2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稻周年亩产突破3000斤的目标,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们的远期目标是杂交水稻一季稻亩产达到2400斤,双季稻达到4000斤。”“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1月3日在长沙表示。

袁院士领衔的科技团队从1973年的第一代杂交水稻成功,到1996年的第二代杂交水稻成功,到第三代杂交水稻突破,通过多年的攻关,杂交水稻将中国常规水稻年单产每亩提高了近三成。

即使早已超过了退休的年龄,袁隆平依然坚持到办公室“上班”。

WechatIMG25_meitu_1.jpg

袁隆平。

造福世界

袁隆平曾在公开场合多次畅谈自己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超级稻高产更高产;另一个是覆盖全球梦,让超级稻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

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0000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袁老的杂交水稻技术共享,让发展中国家的饥饿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因此,他在国际上被尊称为“饥饿的终结者”!

寄语年轻人

有着乐观精神的袁隆平过去总是自称“80后”,90高龄后迈入“90后”阵容。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这位始终抱着赤子之心的老人也有殷切寄语:

“年轻人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今天是桃李芬芳,成长起来就是国家社会的栋梁。”

“年轻人应该有理想,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理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不能为了钱去努力奋斗,要为实现理想去奋斗,你真正努力奋斗了,自然会有这个回报的。”

  • 上一篇:海报丨“我一直有两个梦”,袁老的这些话言犹在耳
  • 下一篇:袁隆平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