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张家界5月28日讯(记者 张红)时时不忘“三农”、处处关心民生,现任张家界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粮油作物研究室主任董国云,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市重大农业科研课题,是“十三五”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张家界试验站专家团队核心成员。他政治坚定,爱党爱国,工作上爱岗敬业,勤勤恳恳,科研成果丰硕,扎扎实实走出了一条粮油科研、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心系“三农”,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默默耕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董国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为保障国家粮食油料安全默默付出自己的努力。在湖南农业大学学习期间,师从全国著名油菜专家官春云院士,参加了高油酸油菜品种选育、“稻-稻-油”三熟制油菜技术研究、油菜结实器官研究及北方冬油菜光温生态特性研究等多项课题。2013年参加工作后,在湖南省春云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油菜育种工作,以第二完成人选育出“春云一号”“春云二号”两个油菜新品种,并在化学杀雄杂交制种过程中以第四完成人发明“一种手持式多用喷雾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2016年进入张家界市农科所工作后,长期从事水稻、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新品种生产示范工作,先后主持多个粮油作物新品种筛选、试验示范项目,引进新品种30多个,为张家界市粮油生产实现“双稳”,奠定了科技基础。为推进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张家界市观光农业,促进农旅融合,2020年开始着手彩色油菜品种选育工作,现已成功选育出近十种不同花色的油菜种质资源。
立足当地,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不懈努力
“十三五”以来,为促进张家界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董国云加入到国家麻类体系张家界苎麻试验站团队,为恢复全市苎麻产业发展,大力推广苎麻良种化栽培,并通过机械化栽培、苎麻副产物青贮加工与利用、麻园冬季套种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减轻了苎麻生产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使苎麻综合产值达到3000元/亩以上,并先后在武陵山区先后建立了苎麻试验示范基地11个,示范总面积近千亩,总结了苎麻栽培技术模式2套,开展技术培训58期,累计培训4000余人次。
为促进张家界市茶叶良种化种植,在武陵源区协和乡插旗峪居委会,董国云以市农科所茶叶良种母本园为基础,支撑该居委会发展茶叶产业300余亩,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同时,为促进张家界市莓茶产业发展,开展了莓茶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该成果获得了湖南省《2015-2019年度全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
服务基层,为助力产业扶贫尽心尽力
精准扶贫以来,董国云始终将服务基层产业发展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6年,在负责指导全市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工作期间,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总结了全市产业扶贫主要模式,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交流。
2017年,派驻永定区沅古坪镇盘塘村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针对该村300亩杂交油菜制种除杂不彻底、化学杀雄技术掌握不完全、机械化程度不高问题,进行了专业技术指导,使油菜制种产业成为该村脱贫的主要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2019年,担任永定区南庄坪街道崇山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期间,对崇山村743.72亩反季节蔬菜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指导,他不辞辛苦,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贫困户开展科学培管,在他的指导下,全村12个蔬菜品种有7个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定,菜农卖上了好价钱,使该村产业扶贫经济收入达到520余万元。
作为一名年轻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董国云心系“三农”,勤于实践,勇于钻研,不怕苦累,始终坚持把文章写在大地上,为科技兴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奉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