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长谈全域旅游
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加快建设湖南发展新增长极
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和生
岳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湖南全域旅游发展进程中理应走在前列。近年来,岳阳市将全域旅游作为新增长极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快发展全域旅游,2016年全市旅游总人数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9.6%,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考核中居第一位。
突出顶层设计,优化全域旅游布局
旅游顶层设计,岳阳着力抓了三个方面――
强化规划引领。积极对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一带一部”战略、长江国际旅游黄金带和京广、沪昆高铁黄金旅游带,高起点编制了全域旅游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亿人次,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岳阳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强化示范创建。抓好平江、湘阴、临湘3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岳阳县、汨罗市、君山区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力争今年平江县率先在全省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强化政策支持。出台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8条支持政策,推动交通项目优先向旅游产业倾斜、用地计划优先向旅游项目供给、财政资金优先向旅游领域投入。
突出项目带动,丰富全域旅游要素
以大项目推动景区大建设、旅游大升温。
加快旅游项目建设。以打造古城旅游、江湖旅游、山岳旅游三大板块为重点,突出抓好洞庭湖博览园、王家河生态与历史文化长廊、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天岳幕阜山等旅游项目建设,全市在建重大旅游项目达42个,总投资397.1亿元。
狠抓旅游项目招商。加大旅游项目包装策划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精品景区。湘阴县引进湖南顺天集团,开发建设洋沙湖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平江县引进石牛寨镇梦幻汨罗源、梅仙镇碧龙峡“中华龙谷”等旅游项目,总投资突破100亿元。
提升旅游项目品质。推进天岳幕阜山、临湘五尖山创4A,目前全市已创建4A级景区6家、5A级景区1家,去年实现了5星级旅游酒店零的突破。加快旅游公路、景区公厕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2016年岳阳荣获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
突出改革创新,健全全域旅游机制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定期议事机制,实行一事一议。加大全域旅游在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制定全域旅游任务“进度图”、具体“施工图”、人员“责任图”。
创新综合协调机制。坚持“综合产业综合抓”,岳阳市旅游委去年经市大编委会研究通过,平江县、湘阴县、临湘市已组建或在筹建旅游委。实行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1+3”旅游综合管理、综合执法模式。
创新景区管理机制。出台岳阳楼景区绩效工资改革方案,探索实行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模式,有效激发了景区发展活力。
突出开放合作,打响全域旅游品牌
以开放合作推动岳阳旅游走出“闺门”、走向世界。
抓线路整合,形成岳阳旅游“珍珠链”。包装推出江湖名城游、生态休闲游、湘楚文化游、黄金自驾游4条精品线路,将优势景区“串珠成链”。开设“一楼一馆一岛一桥”(即岳阳楼、洞庭湖博物馆、君山岛、洞庭湖大桥)旅游专线通道。
抓营销策划,提高岳阳旅游“美誉度”。根据不同市场定位,制作不同版本的岳阳旅游宣传片,4月份相继推出。策划举办洋沙湖国际休闲旅游节、张谷英民俗风情节、君山野生荷花节等主题节会、活动,引爆市场人气。
抓区域合作,打造岳阳旅游“升级版”。加强与长江和洞庭湖沿岸、高铁沿线等城市合作,促进31个城市成功结盟;主动融入大湘东旅游经济带,与九江、咸宁等6个城市建立区域旅游联盟,放大旅游辐射面。
突出产业融合,提升全域旅游业态
充分发挥“旅游+”功能,丰富并提升全域旅游业态。
推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相融合。近年来,先后实施了3517文旅城、友阿商业城市综合体、芭蕉湖和南湖连通工程等一批旅游城建项目,启动建设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1个,打造宜游岳阳新亮点。
推进旅游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围绕山水游、休闲游、农家乐等形式,培育发展农村旅游业态。出台《岳阳市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程的意见》,平江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成功脱贫。
推进旅游业与港口经济发展相融合。实现豪华游轮常态停靠,2016年岳阳三分之一以上入境旅游者来自长江豪华游轮。今年,岳阳成功进入全省自贸区规划范围,全域旅游业态体系更加开放。
推进旅游业与信息产业发展相融合。突出抓好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门户网站、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建设,打通与客源市场信息对接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