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长沙
长沙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由链式向集群式发展
←圣湘生物实验室里,毕业于牛津大学的80后女博士任小梅正在进行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调配优化。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近年来,长沙着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突破和超越的发展方向,加快形成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图为研发工程师正在安装调试自动驾驶车辆。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内,一位年轻的产业工人正在设置程序进行智能化作业。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山河智能近年来业绩长虹,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有序作业。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朱泽寰
产业兴,则实体兴。
GDP突破1.2万亿元,却是全国房价洼地,长沙靠的便是始终聚焦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
二十多年前,湖南省、长沙市两级党委、政府就将工程机械确定为长沙主导产业,进而带动全市制造业发展。
长沙的笃定,奠定了长沙“工程机械之都”之名。
长沙的主动,推动了先进储能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长沙紧紧围绕“三高四新”战略,紧扣“高质量发展”和“长株潭一体化”两个关键词,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由链式向集群式发展,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并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不断积蓄新优势、新动能,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上体现省会担当、贡献关键力量。
“长沙智造”赢得先机
2015年,长沙率先全国吹响智能化改造号角,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策略,为长沙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赢得了先机。
三一集团的18号工厂将智能制造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里安装了100多台智能机械设备,通过对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深度理解和持续技术攻关,我们自主实现了对整条产线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三一集团品牌总监贾翡介绍,在三一18号厂房里,60多个车间、5600余只水电油表、8200多台机械设备以及总长10多万米的物料,均实现了在线平台的互联,工厂整体效率较以往翻了一倍,“以泵车为例,其响应速度从以往一个多小时提升至45分钟。”
中联重科塔机智能工厂同样也是科技感十足。在中联重科开阔的标准节厂房内,有四条智能化焊接生产线,百余台机器人挥动着“手臂”,有序地开展作业。工厂拥有30余套AGV、RGV无人化搬运小车,10余套钻铣镗一体化高精机加工中心,实现柔性化、智能化生产。“在人员减少73%、场地减少56%的情况下,车间每5分钟可产出1节标准节。”中联重科副总裁、建筑起重机械公司总经理唐少芳介绍。
这只是长沙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如今,长沙的“三智一芯”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获批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市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和项目达27个,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今年上半年,长沙新增213家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提前完成智能制造试点企业累计达到1200家的年度目标;另一方面,长沙又新认定60家具备较强软件或软硬件智能化综合改造实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总数达到197家,并指导和推荐56家服务商申报省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从“长沙制造”到“长沙智能”,长沙先进制造业不断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集群发展驶入新赛道
继去年下半年“长沙市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后,今年长沙产业链建设再传捷报:1月至7月,全市产业链引进投资额过2亿元的重大项目77个,全市22条产业链中有16条实现规模工业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
量的积累引发质的变化。对于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长沙十分明晰:重点打造“1+2+N”产业集群体系。
“1”是把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成为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2”是把先进储能材料和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培育成为国家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N”是创建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功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等一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一定地理空间上的大量企业、相关机构通过相互合作和交流共生形成的复杂网络和产业组织形态,具有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和品牌集聚协同融合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
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长沙有基础、有优势。
作为长沙首个千亿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并在拥有庞大基数的前提下稳步增长,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起冲击。
还有接连不断的产业“后起之秀”从长沙脱颖而出。
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企业达113家,规上企业达68家,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今年1至6月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53.7亿元,同比增长69%。目前,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已形成“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电池包封装与制造——储能电池终端应用——回收再利用”较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是国内产业链条最完备的先进储能产业集聚区之一。
长沙计算产业高速发展,初步构建了“基础软硬件、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的计算产业生态,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产业环境。算力基础设施领域,长沙有“天河”“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有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证通大数据产业园、中国联通大数据中心等产业基地;计算机整机及关键元器件领域,长沙有湘江鲲鹏、国科微、景嘉微、三安光电、比亚迪半导体等一大批优势企业与重大项目;此外还有众多顶尖高校为产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
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的腾飞,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新兴产业催生新动力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敢为人先的长沙人在新兴产业上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创新,在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中走出了一条换道超车的产业新路,为长沙高质量发展催生新动能、新优势。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一批批互联网+智能制造的“灯塔工厂”犹如雨后春笋,在长沙上演。
“长沙工业云”平台由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研发,是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的重要平台之一,其定位于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可提供完整的、通用的工业APP运行、计算及各行业子云的基础运行环境。目前,长沙市已有近5万家企业接入“长沙工业云”。
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更是让数字经济在长沙风生水起。
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为例,起步不算早的长沙,如今却能站在风口之上迎风领跑,靠的不仅是出色的硬件条件,更是不断夯实的企业、人才、应用等产业生态。如今,长沙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主战场”,已吸引华为、百度、舍弗勒等20多家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巨头、34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全方位构建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集群,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成为全国唯一一座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获得四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
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成为助推长沙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基因。
去年5月,全球知名中文IT技术交流平台CSDN将总部落户长沙并提出“拿一线城市的工资,买长沙宜居的房子,干全球软件的事业”口号,鼓励全球软件从业人员来湘发展。在其董事长蒋涛眼里,发展软件业,长沙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
创业仅8年,天云软件创始人、CEO(首席执行官)李奇就带领企业帮助50多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产值突破6000万元;助力多家银行实现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全省70%金融行业客户……他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力争3年上市,到2023年,企业实现营收5亿元。”
奋进者强,创新者胜。
以立市之基“强筋健骨”,长沙必将在新经济的赛道中展现强大力量。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