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开学,各大医院急诊患儿便会增加,大部分是发热患儿
@家长 孩子发热如超过3天要及时送医
漫画/余宁山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王中华 陶艳
“孩子看起来好难受,会不会烧坏脑子?会不会烧成肺炎?”“孩子发热抽搐怎么办?”……每到9月上旬,各大医院儿科急诊患儿便会增加,大部分是发热患儿,这是为什么?专家分析,孩子开学后进入群体生活,由暑假自由散漫的生活重新进入校园规律化的学习、生活,一方面人员聚集性,另一方面精神紧张度增强,加上夏秋季节交替,白天温度高,早晚偏凉,衣物增减稍不注意,难免出现感冒或流感,发热是其中突出的一个症状表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詹红艳表示,家长可先弄清楚孩子发热到底是怎么回事,再遵照儿科医生的医嘱,掌握正确的家庭处理方法。
孩子发热时间超过3天,要及时就医
詹红艳介绍,儿童时期发热大多与感染有关,其中以病毒感染为主,也有细菌、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少部分与免疫相关,也与照护不当有关,比如衣物过厚、环境温度过高等。
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波动的上限,称为发热。对于孩子发热,家长有不少疑问。比如,是不是体温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一般说来,不能单纯以体温的高低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孩子发热39℃以上,但精神很好,家长不用紧张;如果发热在38℃左右,但孩子精神很差、萎靡不振,家长一定要重视。如果孩子发热时间长,超过3天,需要就医。总之,要结合孩子的情况综合判断。
发热会不会烧坏脑子?一般长时间超高热,才会对大脑有影响,如果仅是高热,但在很短时间就退热了,大多没有影响。当然,如果发热是因为脑膜炎等其他中枢性脑部病变引起的,则需警惕发热对大脑的影响。
发热会不会烧成肺炎?一般来说,不是发热导致肺炎,而是肺部炎症而导致发热。在体温上升期,要适当盖被保暖,搓搓手足;高热持续期,可以物理或药物降温,并补充水分;退热期重点是补充水分(最好是补液盐),更换湿的衣物。
每隔30~60分钟测一次体温,做好记录
孩子发热时,如何准确测量体温?不少家长尤其是年轻父母,常为量不准体温焦急。詹红艳说,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利弊,可以做到准确测量体温。
比如水银体温计,测量时间5分钟左右,测量值较准确。缺点是易摔碎,水银暴露会给人带来健康风险,加上孩子小难配合,很多老年人不会读体温表。
电子体温计,测量值与水银体温计差别不大,是替代水银体温计的理想测温工具,可以作为居家常备的体温计。
此外还有耳温枪、红外线体温枪。耳温枪方便、快捷,测量值与肛温相近,但每次测量差值范围较大,需多次测量才能提高准确性。红外线体温枪方便、快捷,但影响其测量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如外界气温过低,即使发热,测量值也常常偏低。
在为孩子测量体温的过程中,如何掌握测量频率?如果孩子有发热症状,建议每隔30~6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评估疗效。
腋下温度低于38.5℃,可考虑物理降温
有什么可以在家使用的发热处理方法呢?詹红艳表示,虽然有关儿童发热治疗指南不提倡物理降温,但在家里还是可以适时使用。
一般来说,腋下温度小于38.5℃的患儿,可以优先考虑物理降温。首先是减少衣物,但不能光着身子;可以多喝温热水,年幼的宝宝要坚持母乳喂养。
不推荐传统的“捂被发汗”法,会导致温度过高、惊厥发作;也不推荐使用冰敷及酒精擦浴,冰敷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降温效果不佳,酒精可经皮肤吸收,会导致酒精中毒的可能。
温水擦浴可迅速降低表皮温度,有助于体温下降,但温水浴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感。当孩子出汗较多时,可温水擦浴以清洁皮肤;使用药物后但没到下次口服药物的时间,孩子再次高热,可考虑温水擦浴;口服退热药,发热仍然在39℃以上,或者孩子没有不适感,可以辅以温水擦浴。
詹红艳强调,降温的目的是减轻孩子的不适感。所以,降温要以孩子的舒适度为首要原则,不必苛求必须降至正常体温,如果只能降至38.5℃,但孩子很舒服,可以继续观察。
孩子发热出现抽搐,不要使劲摇晃
关于家长咨询的“孩子发热出现抽搐怎么办”,詹红艳解释,这是热性惊厥的表现,是患儿因发热导致的抽搐,多见于6个月到3岁的小儿,6岁以后少见。
一般情况下,高热惊厥持续数分钟后,大多可自行停止,家长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
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孩子摔倒、碰撞等造成二次伤害。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侧卧位,避免因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引起窒息,如口腔有东西应轻柔取出,防止阻塞呼吸道。
不要移动或将患儿抱在怀中,也不要用使劲摇晃等措施企图弄醒孩子。耐心、镇定地等孩子病情稳定后,迅速送医院治疗。
父母和照护人不要强行按压或扳直孩子抽动的肢体,要让孩子自行恢复。不要按压人中和虎口,此举没有止抽作用。尤其是不要硬撬孩子牙关,热性惊厥一般极少发生舌咬伤。
詹红艳提醒,如果孩子发热时间长、精神萎靡,伴有其他并发症等,一定要尽快就医,不要相信民间推拿、中药灌肠、泡浴等“网上医生”指导,这样会耽误孩子病情。家长科学的做法是,到正规医院找专业的医护人员,保障孩子的健康。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