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黄江裕 郴州报道
干净整洁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河水、修剪精致的树木、整齐划一的草坪……漫步于郴州临武县沿武水河风光带上,河水幽幽,杨柳飘扬,鸟语花香。目前,武水河由昔日的“龙须沟”化作“一条碧带”绕城而来,蝶变成临武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守护“母亲河”
武水河是临武的“母亲河”,是流经临武的主要河流,属珠江水系北江二级支流,发源于临武县西瑶乡三峰岭,自西北向东南方贯穿临武县境,沿途流经西瑶、花塘、武水、舜峰、汾市、水东等乡镇,在水东镇五塘冲村流入宜章县境。武水河在临武境内全长63.5公里,流域面积993.92平方公里,县城以上流域面积206平方公里。在县城区,武水河与其支流沙市河、曾家岭水、李子山水共同组成河网。
近几十年来,由于河道侵占、倾倒垃圾、上游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河床淤积,河道变窄,泄水能力锐减,水质污染严重,洪涝灾害频发。为唤回碧水清流,县委、县政府站位高远、着眼全局、勇于担当,以最坚定的决心、最细致的工作、最严格的措施深入开展武水河整治工作。
期间,临武县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总抓手,结合水美乡村建设,通过开展清淤疏浚、生态护坡、水系绿化、游园造景等系列工程措施,累计投资5.5亿元,将武水河打造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动脉”及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样板河段”,使之成为市民休闲、游客观光的好去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
践行“生态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临武县将“洁净乡村”工作与河长制紧密结合,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全县配备了830名农村保洁员,新建3座乡镇垃圾转运站、36个垃圾集中收集点和59座垃圾亭,拆除旱厕4035间,新建生态户厕1575座、公厕55座。
同时,投入3.38亿元强力推进武水河治理民生工程,大规模开展清淤疏浚、生态护坡、水系绿化、游园造景等系列民生工程,打造“一带两路四区八节点”武水河生态休闲风光带。水系旅游的开发,撬动了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了建设美丽乡村“旅游河”“生态河”的一条绿色纽带和旅游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传承“文化河”
“楚南郡邑之最古者莫如临武。”据史志载,临武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汾市镇,位于我县境内武水河的下游段,千百年来一直是湘南地区赴粤出海的必经之地,曾是湘南盐运口岸,汾市老街在明朝末年明慢慢形成,开始是一个货运码头,后来渐渐有了商铺,商铺多了便成了一条街,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街道两旁店家鳞次栉比,多为双层砖木结构,清一色的江南古建筑风格。
近年来,我县大力依托独特的武水河自然资源,打造水美乡村旅游文化,对老街进行提质改造,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古建筑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修复。
幽幽武水河,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武水河的治理,不仅关系着城市生态环境,更关系着人们的致富梦。如今,信步武水河沿岸,清澈的河水中,成对的水鸭在戏水,青蛙在高唱;蓝天上飘着洁白的云彩,河下的碧波中鱼翔浅底……“一步一换景,人在画中游”恰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