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下的生命见证,19年的艰难成长
“拇指姑娘”长大了,想当儿科医生
19年前,被抢救过来的“拇指姑娘”和医护人员合影(小图,资料图片)。 19年过去,刘小妹已经成长为健康的大姑娘,经常回省儿童医院看望救活她的医护人员(大图)。 记者 李琪 摄
华声在线6月21日讯 安徒生童话中,有一位姑娘,她只有拇指大小,却向往光明和自由,有一颗善良的心。在湖南望城,有一个现实版的“拇指姑娘”,她就是刘小妹。19年前,胎龄仅25周的小妹出生,体重仅750克,被称为“拇指姑娘”。虽然病情危重,但经过省儿童医院的专家团队救治,刘小妹幸运地存活下来,刷新了当时国内袖珍婴儿存活最低体重800g的记录。本报当年曾做过报道。
19年后的今天,“拇指姑娘”已经成长为健康的大姑娘,因为听家人多次说起自己当年被救治的经历,所以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向往。“拇指姑娘”说,自己会认真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儿科医生,并亲自践行古希腊医生希波拉底“救死扶伤”的誓言。
生命的开始:
出生仅750克的她被救活
1998年5月1日,胎龄仅25周零2天的刘小妹与她的双胞胎妹妹来到了这个世界。当时刘小妹体重仅750g,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的重量,妹妹体重稍重,1350g。因早产及多种病因,妹妹没有来得及体会到生命的美好,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时国内的病例统计显示,仅750克的刘小妹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爸爸刘再旺和妈妈毛建英在失去小女儿后,又面临着可能失去大女儿,痛苦得每天哭泣。
再难也要救人!医院连夜成立了专治小组,24小时监测她的状况,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刘小妹呼吸日趋平稳,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特征日趋正常,许多原有的难关也被一一攻破。70天之后,刘小妹的体重达到了2000克。
因为频繁的接触与照顾,医护人员对这个小婴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刘小妹”的这个大名,就是当年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为她所取,包含着医生们对她的疼惜与喜爱。
84天后,被赋予期盼的刘小妹终于出院,许多医护人员在这场难舍难分的告别中潸然泪下。19年后,曾经作为刘小妹主治医师的新生儿科主任高喜容谈到当时的情景依旧很有感触:“小妹是我们克服种种困难救回来的,大家都已经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艰难成长路:
智力水平迟缓也被“追上”了
出院后,刘再旺夫妻俩对刘小妹的照顾万般小心。“每天要分很多次喂她吃饭,一次不能喂太多,所以常常都是整夜整夜不敢休息,生怕她出了什么状况。”看着今天健康活泼的女儿,爸爸依旧唏嘘不已。
他回忆,当时女儿出院后的情况并不顺利,不久之后就出现了拉肚子、发烧的症状,了解情况后的医生立即将她接回了医院,进行了身高、体重、头部B超等多项检测,以便了解小妹的症状和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让所有人揪心的是,早产导致刘小妹智力水平比足月儿童的智力发展迟缓了一些。为了让刘小妹赶上正常儿童的智力水平,医护人员们决定实施“早期干预法”,发现哪些方面差就从哪些方面进行治疗,还时不时将小妹放在康复中心进行高压氧疗法。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刘小妹的智力水平逐渐追上了同龄儿童。她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险期,长成了一个健康的孩子。
“能像现在这样健康乐观,与医生、爸妈,还有我身边要好的朋友脱不开关系。”刘小妹说,上学之前,所有的生日都是与儿童医院的叔叔阿姨们一起过的,不管是身体上还是感情上,对他们都很依赖。
刘小妹也过有一段心理脆弱的时期:“高中的时候班上有同学嘲笑我,那个时候也确实有点不开心,但是朋友一直陪在身边鼓励我,帮助我建立信心,真的很感谢他们。”
■记者 李琪 通讯员 姚家琦
实习生 王文文 黄佳艺 刘希瑶
感言
心怀感恩:成为一名医生救治更多人
刘小妹家在望城,离省儿童医院并不近,但她时常会坐车来探望儿童医院的医生们。今天,她又一次和家人一起来儿童医院探望救助过她的医生们。
在现场,记者无法把她和19年前仅仅只有750g的小婴儿联系在一起,如今的她健康、乐观,身体各方面都成长得很好。
“医生是个伟大的职业。”刘小妹透露,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儿科医生,能像20多年前把自己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叔叔阿姨们一样,具有救死扶伤的本领。
前不久,刘小妹刚刚结束了她的第二次高考。“去年的高考成绩不能报考我喜欢的医学专业,所以今年又复读了一次。”刘小妹坦言,现在学儿科的学生很少,自己会坚持往这一方面发展,将来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