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南新闻

中国(湖南)第19批医疗队援塞 中医复位术让非洲朋友很惊奇

时间:2017-06-28

中国援塞医疗队医生杨亮、熊邦文、邹登、刘宇、谢伟彬(从左至右)给非洲小男孩骨折的右臂进行手法复位。 中国援塞医疗队供图

6月10日,晴

“退回红包,新生儿父亲为女儿取了我的英文名”

阎娴(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主治医师)

昨天,由我主刀为塞拉利昂产妇Bowra开展剖宫产手术,这是中国(湖南)第19批援塞医疗队到塞后开展的第一台手术。通过队友们和塞方医务人员的齐心协力,手术非常顺利,母女平安。

Bowra个子小、骨盆小,5年前生第一个孩子时就采取了剖宫产。6月7日,她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中塞友好医院,准备剖宫迎接第二个孩子。

手术前,Bowra很紧张,我和队里的麻醉师刘伯强多次与她耐心沟通、给她安慰,终于让她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其实我也感到不轻松,因为Bowra做过一次剖宫产,疤痕子宫手术风险大,而且语言沟通不如国内顺畅,和塞方医务人员又是第一次配合。我们术前进行了反复沟通,又和国内的专家探讨了应急预案,让一切都变得顺利。

手术后,Bowra的丈夫竟然悄悄塞给我一大叠利昂(当地货币),说是对我的感谢。我反复谢绝他的好意,最后把钱转送给他刚出生的女儿。

今天上班时,我们又遇到Bowra的丈夫,他请求我们和他的宝宝合影,我们愉快地答应了。我问他宝宝的名字取好没有,他非常干脆地说:“女儿就叫Flora!”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Flora是我的英文名字。他看我表情诧异,向我竖起大拇指说:“您是中国好医生,我让女儿和您一样的名字,我们会一直记得您。”那一刻,一种深深的感动融化在我心里。

6月19日,雨

巧制夹板,伤者肿胀3天的右前臂5分钟复位

邹登(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接诊完今天的最后一名小患者,我刚打算走出诊室,一位黑人母亲扶着一个瘦小的孩子进来,一脸着急地说:“Please help my son!(请帮帮我儿子!)”

小男孩耷拉着右手,一直喊痛。初步沟通后,我得知孩子早在3天前不小心摔伤,现在右前臂肿胀得厉害。经紧急联系拍片,确诊右侧桡骨远端骨折并伴有骨骺分离,不及时处理将来可能影响腕关节功能,我赶紧呼叫队友前来支援。

正准备下班的杨亮、刘宇医师和出班休息的熊邦文、谢伟彬医师马上赶来,大家看了小朋友的伤情,都很震惊为什么拖了3天才来看病。小患者的母亲无奈地说,由于家庭穷困延误了治疗。

考虑到医院手术条件有限,手术治疗费用也比较高,队友们商量决定采取中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术。可是,准备动手才发现医院找不出一副用于固定的夹板,大家灵机一动,将药品的外包装硬纸盒切割、折叠,用纱布绑扎做成夹板。由湖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熊邦文实施手法复位,大家默契配合,短短5分钟一次性复位成功。小男孩动了动手指,居然不痛了。他的妈妈大喜过望,一个劲对我们说:“Chinese doctor, good!(中国医生,真棒!)”

熊邦文告诉大家,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骨折不但立竿见影,而且将来不会留下疤痕,在场的塞方医护人员都感叹:“中医很神奇!”

文字整理 长沙晚报记者 彭放 通讯员 向娜 谢伟彬

  • 上一篇:岳麓区扎实推进"新三年造绿大行动" 山水洲城实现推窗见景
  • 下一篇:解放西路钢便桥正式"退休" 市民过街请走国金街地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