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南新闻

长沙高新区招商引智创造“麓谷速度” “保姆式”服务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时间:2017-10-31

长沙晚报通讯员 叶小玲

今年第三季度,海利锂电项目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在落户麓谷建成投产半年后,该项目扭亏为盈实现净盈利21万元,预计明年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以上。

“一个新开发的项目投入市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抓准时机快速投产。要不是长沙高新区的大力支持,我们不可能赶上东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推进并实现盈利,是‘麓谷速度’为我们赢得了发展先机。”该项目负责人刘辉告诉记者,待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48亿元。

速度和创新,对于初创项目来说,这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2015年12月31日签约,2016年5月正式拿地,当年6月动工并完成所有审批流程,8月已经开始试投产……投资额达2.35亿元的海利锂电项目从签约落户长沙高新区到试投产,历时仅8个月,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盈利,与长沙高新区招商引智的“麓谷速度”密不可分。

  快!“麓谷速度”为企业赢得发展先机

只要带着新技术、好技术和人才来,剩下的问题全交给政府解决。对此,华曙高科创始人许小曙深有体会。7年前,许小曙辞去美国一家3D打印设备生产公司技术总监一职,回长沙创业。

2012年底,华曙高科研发的第一台尼龙3D打印机在长沙下线,成为世界上第三家高端3D打印设备制造商。“设备研制出来了,筹来的资金也用完了,未来的路很迷茫。正在此时,长沙高新区给予我们多方面支持,专门组建服务团队,从低息贷款、征地到厂房建设,再到申报科技重大专项,特事特办,一路绿灯。”许小曙坦言,其在德国、美国的不少朋友都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

今年9月,华曙高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成立北美分公司,目前其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中国智造”在海外的一张闪亮名片。

像许小曙一样将创业地选在麓谷的高层次人才还有很多,其中不乏国外知名企业的技术总监或首席科学家。一个高层次人才往往带来一个团队,甚至带动一个产业。

  好!亿元人才基金帮助解决融资难

早在2012年12月,长沙高新区就拿出1亿元资金,成立长沙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人才基金”),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对于落户长沙高新区的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人才基金主要以股权投资方式,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资金扶持。

天仪研究院项目便是人才基金看中的项目之一。2016年7月,长沙高新区人才基金联合北极光、国科鼎奕(中科院下属基金)等7家投资机构与天仪研究院签订投资协议。其中,人才基金投资300万元,占股4.84%。

“长沙高新区在公司成立之初给予了很大资金帮助,在我们研制的我国首颗商业化科学实验卫星‘潇湘一号’发射成功后,还给予了我们‘555人才计划’500万元资金资助,发放了30万元的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天仪研究院CEO杨峰告诉记者,政府投资也为公司后期融资带来了极大帮助,目前公司已经与深圳赛富动势等签订了A轮融资框架协议。完成A轮融资后,天仪研究院预计将在两年里制造和发射20颗卫星。

目前,长沙高新区已聚集投融资机构400多家,设立科技支行4家、各类基金20多只,搭建股权交易、产权交易等5大公共平台,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金融产品,为人才企业提供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优!“保姆式”服务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三诺生物创始人李少波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初期由于资金困难,5人的小团队只能挤在长沙市城郊一家廉租房里追梦。“三诺生物刚开始只做血糖仪,现在能为糖尿病人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并成功上市。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创新思维、执行能力,更离不开长沙高新区的大力支持。”李少波说,创业初期,长沙高新区为公司提供了创新创业辅导、项目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还引入天使投资人为企业提供资金,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与风险。

长沙高新区组织人事局负责人介绍,早在2012年长沙高新区就制定出台了《长沙高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五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设立2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高层次人才领衔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对创业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股权投资、三年贷款贴息和房租补贴等配套支持。此外,长沙高新区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保姆式、个性化、专员制服务,实行“随时受理、及时办理、按时办结”的“三时”服务机制,解决每一个在长沙高新区创新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今年,“长沙人才新政22条”出台后,长沙高新区迅速响应开设人才服务窗口,开展“长沙人才新政22条”知识抢答赛,并创新性举办“百名科创委员和海外博士走进长沙侨梦苑”“博士潇湘名企行”等活动,在组团走出去赴北欧等地招商引智的同时,还积极组织企业赴重点院校招聘引才。据悉,目前长沙高新区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人,省“百人计划”专家48人、占全省的三分之一,长沙市“3635”人才计划专家119人,占全市一半以上;人才总量突破15万人,获国务院侨办批准建设全国第九家“侨梦苑”。

  • 上一篇:市委政法委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钟钢出席
  • 下一篇: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 程水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