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南新闻

砥砺奋进的五年 【走三湘 看扶贫】宜章县永安村:“一组一品”好脱贫

时间:2017-07-06

“一组一品”好脱贫

6月21日,宜章县山瑶族自治乡永安村农民在采茶。 罗微 摄

李秉钧 颜石敦 罗徽 姚铮铮

6月下旬,记者驱车沿着黄莽公路,来到宜章县莽山瑶族自治乡永安村。该村位于莽山国家森林公园“门口”,山清水秀,不时有赣、粤等地牌照的大巴车从村前经过。

永安村是省级贫困村,有村民557户229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4户1050人。

说起过去的永安村,村党支部书记邱运良颇为无奈:“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泥坯房,没有资金、技术、产业,群众怎能不穷?”

2015年,郴州市委组织部牵头的扶贫工作队进驻永安村,带来了资金、技术和项目,村子由此变得路畅桥通、业兴貌美。

“工作队和科技特派员经过调研,为我们量身定制了‘一组一品’产业发展规划。”在村部办公楼前,邱运良指着规划图介绍,他们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做文章,发动1、2组群众种蘑菇、猕猴桃、黄桃,3组种茶,7、8组养禾花鱼,其他组发展餐饮民宿。

“走,我们到2组看看,2组‘蘑菇组长’赵贵仁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全组56户有55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其中25户为贫困户。”邱运良说。

穿过一片开阔的田野,一条9米宽的马路伸向大山深处。路过的一位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条路先前是一条1米多宽的机耕道,现在拓宽了、硬化了,游客们可以坐着大巴车来采蘑菇。

山坡下,4个白色大棚一字排开,一个40多岁、皮肤黝黑的汉子在翻转菌棒,他就是2组组长赵贵仁。

赵贵仁拿起一个菌棒说:“它可是我们脱贫的法宝,浇水就能变出票子来。今年已采3茬蘑菇,卖了7万多元。”

除了种蘑菇,2组还建了一个百亩猕猴桃基地,明年将挂果。

赵贵仁告诉记者,以前他也是贫困户,去年学会了种蘑菇,加上到附近工地务工,收入翻了几番,摘掉了贫困帽。今年,手头宽裕起来的赵贵仁,还盖了一栋两层小楼。

记者绕2组转了一圈,发现有10来户村民拆掉土坯房,建起了新居。

与2组相邻的是3组,该组地势相对较高,适合种茶,59户村民都种了茶叶。

雨后的茶园云雾缭绕,一垄垄嫩叶青翠欲滴。3组组长黄建民正带领村民采夏茶。

“以前我们也种茶,但茶树老化,产量不高,且没有自己的品牌,卖不起价。现在与和宜莽山红茶开发公司合作,对原有的200多亩茶园进行改造、对茶叶重新包装,平均每亩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组里28户贫困户脱了贫。” 黄建民说,今年他们打算成立合作社,新开发200亩茶园。

看到同村种蘑菇、种茶叶的村民脱贫致富,其他组的人按捺不住了。地处高寒地带的7、8组,今年把240亩稻田全部养上禾花鱼,估计秋收后每亩稻田能增收2000余元。

地势相对平坦的9、10组等组,充分发挥靠近黄莽公路的优势,纷纷办起休闲农庄、农家乐,门前车水马龙。

10组20多岁的小伙子刘勋,每天早上起来,把自家农家乐打扫得一尘不染,然后再到后山喂鸡、扯鱼草。

“生意还不错,平均每天有四五桌客人。”刘勋说,去年他争取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与别人合伙开办农家乐,力争今年摘掉贫困帽,并带动4名贫困员工脱贫。

通过推进“一组一品”,到去年底,永安村已脱贫118户468人。今年底,将整村退出贫困序列。

相关专题:走三湘 看扶贫 | 湖南日报社记者走进贫困村 讲述扶贫故事

  • 上一篇:湖南省纪委挂牌督办100件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
  • 下一篇:用创新开放熔铸青春底色――“创新・开放――新湖南”青年论坛演讲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