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军 通讯员 姚建群 石科圣 王燕
7月4日,益阳市赫山区资江大堤羊角段抢险成功,确保了烂泥湖垸数十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我省抗洪抢险战斗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当中,益阳“水利人”功不可没。
“资江大堤羊角段奇迹般转危为安了,我们的所有付出都值得。”7月6日,站在羊角段大堤上,益阳市水务局总工程师谢冬明对记者说。
“大家不用怕,这险抢得住”
从7月3日23时到达管涌险情现场,到7月4日10时抢险成功,谢冬明和他的同事冲锋在前,和数千群众及子弟兵一起,成功地将一处特大型管涌化险为夷。
谢冬明和益阳市水务局副总工程师姚中林、刘长益以及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伍飞高等6人赶到现场时,看见资江羊角段大堤外约10米处,有一直径超过3米的管涌,且呈渐渐扩大之势。不好!再这样下去堤脚会被掏空,随时有溃堤的危险!
事发突然,又是晚上,险情危急,抢险队伍和物资还在路上,怎么办?来不及多想,谢冬明等6名水利专家和在现场指挥抢险的益阳市委主要领导、市委办工作人员等,加上当地数十名干部群众,组成“抢险敢死队”。借助记者摄像机的灯光,按在来的路上商量好的方案,一边用砂袋压管涌,一边飞跑到大堤上查看险情。市水务局50多岁的副科级干部刘学梁年纪最大,他一直在一线拼命传砂袋,硬撑了3个小时,直到大队伍到来,喝了4瓶藿香正气水才缓过神来。
3日23时25分左右,30多米长的大堤突然发生错位塌陷,最深处下陷1.2米,临水面仅比资江水位高0.6米,背水面堤顶塌陷最低处已低于资江水位。现场气氛骤然紧张,一些人惊慌失措。
“大家不用怕,这险抢得住。大堤整体塌陷,这是老天爷给我们最好的抢险机会,我们有救了。”千钧一发之际,谢冬明的呐喊迅速稳定了军心。作为水利技术专家,谢冬明心中是有一定把握的,类似情况在1996年资江大堤土地河段出现过,塌陷处泥土下沉压住了被洪水掏掉的堤脚,使管涌处涌出的泥沙减少,最后抢险成功。大堤塌陷为抢险成功提供了“黄金时机”。
谢冬明对记者说,1996年资江土地河段出险是在白天,这次是在夜晚,抢险难度更大。但机会来了,绝不放弃。谢冬明向益阳市委主要领导建议抓住时机抢险,并提出“在里面主攻导滤,加高加固堤身,在外面堵漏、压浸”的 “三管齐下”抢险方案,被及时采纳。
“我是学水利的,请大家相信我”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人员、抢险物资因交通受阻进展缓慢,险情依然危急,站在离管涌口最近的人是伍飞高。身处洪水中,他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报平安”:“我在外面防汛,晚上回不来了。放心吧,我是搞水利的,心里有数。”
挂掉电话,伍飞高拼命填砂压管涌。闻讯赶来的抢险力量到达后,伍飞高又站在他们前面的管涌口旁指导操作。但管涌流量不减反增,此时伍飞高非常镇静地说:“我是学水利的,请大家相信我,我没穿救生衣都不怕,一定抢得住!”。
7月4日零时25分,驰援的大部队来了。3艘满载砂石的自卸驳船从资阳民主垸运来了万吨救命砂石……成功的希望越来越大。
4日3时,随着救援队伍壮大、抢险速度加快,劳累了4个小时的谢冬明、姚中林、刘长益3人“智囊团”松了一口气。他们此时身心俱疲,互搭着肩,瘫成一团。
4时,5000多个装着鹅卵石的麻袋已露出管涌坑,管涌口出水明显减少。同时,堤顶塌陷处填土恢复到堤顶原高程,堤坝内坡压护的砂石堆积到位,险情基本得到控制。
10时,大堤内侧渗水减少,且不带沙,险情得到控制,抢险成功,被紧急疏散的群众回到自己家中。谢冬明对赫山区委主要领导说:“我们抢住了,真的创造了奇迹!”说完,两人情不自禁抱在一起,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