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南新闻

费巧玲:浪滩“好女人”

时间:2017-12-08

12月6日,费巧玲(右一)在悉心照料丈夫。 曾珍明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周怀立

通讯员 陈凌云 阳童

31年,岁月夺去了她曾经美丽的容颜,却使她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31年,时间带走了她许多浪漫的憧憬,却使她成为现实中的强者。

她叫费巧玲,一个普通农村妇女。55岁的她,用31年坚守,使一个贫困的家庭一次次渡过难关,充满温馨和幸福。

她住在茶陵县马江镇浪滩村,是村民众口一词认定的“好女人”。

“没有巧玲,就没有我啊”

1981年,19岁的费巧玲嫁到浪滩村,嫁给了退伍军人陈玉中。

最初的日子贫困而甜蜜。夫妻俩勤劳肯干,相信能凭着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6年,家里刚有了起色,陈玉中却有些“不对劲”了。好好的人,走着走着就好像瘸子一样腿上无力。开始还没在意,后来到医院检查,结果是一个他们感到陌生的词:帕金森综合症。医生说,这是一种并不致命的“绝症”,无药可治。

尽管如此,开始那段日子,费巧玲还抱着幻想,不惜举债,带着丈夫寻医问药,却收效甚微。没有办法,她只好带丈夫回到家中,吃一些维持性药物。直到现在,丈夫都只能坐着轮椅生活。

31年来,费巧玲每天的生活基本上“程式化”了:5时起床,背老公上厕所,打水帮丈夫洗脸,做早饭,下地种田……

开始那几年,她的两个小孩还小。孩子要读书,要吃饭,公公婆婆也要照顾,一家老小围着转,千斤重担压在肩。为了生活,没有多少生活来源的她,只好死命种着自家4亩稻田。农忙季节,连男人都费劲的体力活,她硬生生地扛着。

日复一日,日子就这样熬着。现在,她儿子和女儿都已成家,她依然拖着疲惫的身子,把丈夫背进背出,吃喝拉撒一样不少地照顾着。到了晚上,为减轻丈夫的病痛,她还要给他翻身按摩。

看着老婆每天忙碌的身影,常年躺在病床上的陈玉中除了心疼,只能干着急。在来串门的乡亲们面前,他含着泪说:“没有巧玲,就没有我啊!”

“我是费巧玲几十年的邻居,看她丈夫那个样子,开始觉得她不久就要改嫁了,可她硬是31年没有变,还在服侍着丈夫,我们都没有想到,真的是不容易啊!”一位村民感慨地说。

“她是好女人,也是好干部”

31年来,费巧玲是好妻子,照顾着丈夫。也是好母亲,把一双儿女养大成人。还是好媳妇,悉心照顾公公婆婆。

许多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当了29年村妇委会主任。

“我是1988年当村支书的,费巧玲也是那年当妇委会主任的。说实在的,这些年她的家庭负担太重了,她也表示过不想当了,可我一直没同意,因为村里妇女工作没有她还真不好办。见我不同意,她也没再说什么了。这些年,村里计生工作一直不错,主要是她的功劳。她是好女人,也是好干部。”浪滩村支书曾珍明说。

作为共产党员和村妇委会主任,外出开会等免不了。每当这时,费巧玲都会提前把丈夫的事安排好,找一个附近的村民帮忙照顾一下。

费巧玲还是茶陵县人大代表,每年人代会,她都会参加,积极建言献策。

看着她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村干部们不忍心,有的提出村里给她一些救济补助,可她从来不要。

“我几岁时就知道了她的情况。现在我已成家了,看到她还是这样。说实话,她对我们村里这些年轻人影响还是很大的。在我们村,大家都很和睦,很少有不良风气,至于不孝顺老人的事更是没有。我们良好的村风是与她的影响分不开的。”村里一名年轻人说。

费巧玲31年的坚守,感动了许多人。1992年,她就被选为茶陵县十二届人大代表。1997年,她家被评为株洲市文明模范家庭,2006年她被县里评为“敬老好儿女”,后又被评为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点评

费巧玲,一个平凡的人。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责任,承受着艰难的命运,用31年的坚守,守护着身患“绝症”的丈夫。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妇女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她无愧于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

费巧玲,一个不凡的人。她集家庭妇女、党员、村干部多种身份于一身,每一个角色都认真去做,力求做得最好。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时代风貌,她无愧于一个好党员、好干部。

  • 上一篇:同庆村:重建家园“手拉手”
  • 下一篇:全国海关一体化通关 湘江枯水期湖南进出口货物未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