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7月9日讯(通讯员 罗中华 刘鹏 记者 杨军)“你看这稻子虽然成熟度不高,看相不好,商品价值偏低,但还是有百分之五十的收成。”说这话的是桃江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蔡壮夫。7月6日,作为县农业局下派指导农民救灾补损的科技特派员,他来到桃江县浮邱山乡白家河村的稻田里,为当地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刚刚过去的特大洪灾,造成桃江县27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18万亩,绝收10万亩。洪灾刚过,桃江县委县政府就立即部署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等工作。连日来,县农业、畜牧、工业、林业等部门单位,组织以科技人员为骨干的上百名救灾补损指导员、特派员,赶往15个乡镇的重灾区,及时帮助受灾农户实行科学防灾补损,尽力挽回洪灾造成的损失。
7月6日,桃江县农业局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苏伟来到修山镇明灯山村。一到田头,苏伟就从袋子里拿出一摞自己连夜创作的农业生产救灾补损连环画,现场手把手指导农民补损。近年来,明灯山村在苏伟的指导下发展“稻鸭共育”绿色生态农业,村民收入逐年增加。正当群众信心满满奔小康时,却连遭两次山洪袭击,近500亩稻田被山洪冲刷浸泡。村民刘小荣稻田下水口处的禾苗被冲走不少,苏伟说,可采取“移密补稀”的方式,把生长相对茂密的禾苗移栽到禾苗稀少的地方,这样可以提高20%的产量。在农民钟铸陶的稻田里,苏伟发现大水过后病虫害抬头,苏伟提醒他抓紧防治二化螟、稻飞虱和纵卷叶虫,可将稻鸭共生的稻田里鸭的数量由原来每亩15只调剂到8至10只,也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