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7年,对于湖南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来说,注定是个很不寻常的年份:去年年底,具有风向标、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相继出台,给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调校出新方向,确定了新方位,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任务,带来了新挑战,增加了新压力……时间的车轮又驶到了5月中旬。湖南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展得怎么样?有什么好消息?
华声在线 记者 龙腾 特别报道
5月12日上午,在长沙市岳麓区洋湖湿地公园,“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湖南省集中宣传活动正隆重举行。省民政厅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我们见缝插针地与他们交谈,获悉了很多新情况,感觉收获颇丰。下面,把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一一与大家分享吧!
关键词:深化改革和创制创新有明显进展
任务之一:协调出台我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
去年底,中央出台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相应制定出台湖南的实施意见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省今年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目前,省民政厅已牵头起草了《湖南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初稿,向各市州、县市区和省减灾委成员单位征求意见也已告一段落,正在据此抓紧进行修改完善,预计5月底前提交省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研究论证,6月份报送省委省政府审议,力争6月底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
任务之二:出台并实施省级综合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省减灾委办公室、省民政厅负责人说,编制实施这一规划,本身是推进全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经省政府审查同意,《湖南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已于4月11日由省发改委、省民政厅印发施行。
省减灾委办公室(省民政厅)负责人明确表示,这一规划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对接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和《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通过反复征求意见和研究论证,汇聚了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共识和智慧,回顾总结“十二五”相关工作发展成就实事求是,分析形势任务客观实在,描绘“十三五”发展蓝图清晰具体、全面科学,是政府指导防灾减灾事业发展以及审批、核准有关重大项目,优先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从全国范围看,目前有13个省份出台了相关专项规划,表明湖南这方面工作是靠前的。从纵向来看,这是我省首部跨部门、多灾种、全天候、全覆盖的省级综合防灾减灾五年规划,对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全省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省民政厅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规划的生命在于认真实施,规划如果得不到有效实施,就无异于一纸空文。《规划》的组织实施,当务之急有四件事要做:
一是由省减灾委办公室、省民政厅协调各成员单位,尽快制定出台《规划》实施部门任务分工安排方案,这一工作正在做,今年6月份可以落实到位;
二是各市州、县市区相应制定出台本级“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实现与省级专项规划的紧密对接,贯彻落实省级规划的要求。
三是省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坚持以这一《规划》为引领,按照“谁家的孩子谁家抱”的原则,切实履行部门、行业的主体责任,统筹做好相关工作,积极开展相关重大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支持,争取尽快立项、尽早实施。
四是大力宣传推介《规划》,着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部门合力,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规划》的落实落地。
任务之三:加强应急救灾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省民政厅负责人说,这里主要包括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制定出台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去年12月28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修订出台《湖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调整了部分救灾应急响应指标,使之更加符合我省省情,对各地救灾工作有普遍指导意义。省国土厅完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总体设计,省交通运输厅专项编制了水上搜救等5个应急预案,省水利厅完善了洞庭湖区防洪方案。目前,省减灾委办公室、省民政厅正在抓紧研究细化修改后新《预案》的相关规定,确保精准操作实施。同时,要求市、县两级和省减灾委成员单位相应制定本地或本部门、行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这样就形成了全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这是当前迫切要做的工作。另一方面,为对接国务院颁发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建立健全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项目和标准调整机制,《湖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已经列入2017年省政府立法调研计划,目前文件起草已完成,正在征求市州和县市区意见,年内将合同省政府法制办完成调研,力争明年出台。巨灾保险制度建立有了实质性突破,协调出台了关于开展巨灾保险相关事项的通知,巨灾保险试点工作即将开展。
任务之四:修订并重新发布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办法。
省民政厅负责人表示,2013年制定实施的《湖南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办法》已经过时,在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省民政厅认真实施《湖南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吸收借鉴实践经验,对原《办法》进行了系统修订,着力补短板,体现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修订后的新《办法》已于4月17日发布施行。同时,已研究起草了《湖南省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创建管理试行办法》,正在向有关各方征求意见,预计6月份出台实施。
任务之五:制定《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规程》
“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这是一个崭新课题”。省民政厅负责人表示,我省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去年11月29日出台了《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引领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湖南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也对此提出了目标任务。目前,已研究拿出《湖南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暂行规程》初稿,正在广泛征求有关各方的意见建议,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早出台实施。
关键词:组织领导和工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举措之一:召开了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会议。3月23日,省民政厅在长沙召开了2017年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没有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而是将各市州民政局分管负责人和救灾科长以及县市区民政局救灾股长集中到长沙开会,增加了分组讨论这一环节,与会代表用半天时间分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内容丰富、会风务实,很有必要,也很重要,特别是通过分组讨论,倾听了基层同志的建议呼声,拉近了机关与基层的距离,增进了上下级的沟通联系,克服了电视电话会议与会人员无法当面沟通交流、增进彼此感情的弊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点赞。
举措之二:召开了2017年省减灾委第一次全全体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去年以来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副省长、省减灾委主任谢建辉出席会议并讲话。谢建辉要求,防灾减灾救灾要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密对接,要突出“两不愁、三保障”(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得到保障)目标,突出“三重、三户”(重大疾病、重度残疾、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困户、低保户、贫困户)重点对象,切实做到精准、公平、及时、务实,注重系统性、科学性、时效性、有效性、社会性。省水利厅、省农业委员会、省军区司令部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了发言,介绍了经验做法。省减灾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和联络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强化了省减灾委统筹协调机制,延续了往年减灾委例会制度,提出了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许多新思路、新模式。
关键词:综合防灾减灾不断走向常态化、规范化
省民政厅负责人说,我省的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已经做到了有规划、有部署、有抓手、有举措、长效化。
所谓“有规划”,就是制定出台了“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所谓“有部署”,就是分别召开了年度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和省减灾委全会,对全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所谓“有抓手”,就是每年均开展了各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评选。今年修订了创建管理办法,计划在全省创建评选出130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所谓“长效化”,一方面是各地按照创建管理办法,加强日常管理,每年进行复核评估。另一方面是每年均统一部署,全省各地各级围绕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今年省里组织的集中宣传活动还创新了活动组织方式,由省减灾委、省应急委联合主办,省减灾委办公室、省政府应急办等联合承办,并增加了宣读倡议书等内容;同时,各市州、县市区和部分省减灾委成员单位同步开展了集中宣传演练活动,与往年相比,上下左右齐抓共管、联动共振的力度更大,社会影响力和实际效果更好,社会力量的参与度更大,媒体的宣传报道力度也更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词:应急救灾工作措施更实更有力
表现之一:提前进行汛期应急值班模式。本来,湖南的汛期是4月1日至9月30日。因今年3月中旬我省部分地区已经出现暴雨洪涝和山体滑坡等灾情,省减灾委办公室(省民政厅)于3月20日向各市州、县市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民政局发出通知,就2017年汛期值班和灾害应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安排,各级提前进入防汛应急值班状态,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状态。今年第一季度,我省认真执行《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及时、准确、规范上报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评估总分位居全国第四名,获得民政部通报表彰。
表现之二:及时完成灾害信息员培训。今年4月,在主汛期来临前,省民政厅就举办了全省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培训基层灾害信息员近300名。本次培训,主要就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实施、灾情信息管理、灾害应急救助、倒损农房灾后恢复重建、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和综合减灾、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了业务辅导和系统授课。邀请民政部救灾司、省政府应急办和省内有关社会组织的专家详细讲解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进学校”等拓展课程,组织学员们进行以应知、应会为基础的救灾业务知识和能力测试。培训结束时,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非常及时、管用,针对性、实用性强,效果非常好,是一次难得的“充电”学习机会。
表现之三: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利好,标准确定全面提高。5月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中央财政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标准、加快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目前,民政部、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调整提高央财政自然灾害生活补助的具体标准。省民政厅正在积极协调,对接国家政策,研究制定我省相关政策办法。
表现之四:应急救灾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当前正着力推进省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拟开发一套涵盖应急指挥、冬春救助、灾后重建、物资储运、卫星视讯、无人机航拍、单兵图传、视频会议于一体的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灾害预警信息、灾情数据与主要涉灾部门共享和互联互通。并预留市县指挥平台对接端口。按照民政部统一安排,我省已全面推开乡镇网络报灾工作。
关键词: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表现之一:机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中央救灾物资长沙储备库建成投入使用,原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正式更名升格为副处级的省备灾减灾中心,并与中央救灾物资长沙储备库合署办公,人员基本配备到位,并正式运转。永州市和常德市成立了市级备灾减灾机构,临澧县成立了县级备灾减灾中心。其他市州、县市区正以此次机制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与各级政府和编制部门的汇报对接,争取成立市县级备灾减灾中心,配备专职人员。
表现之二:我省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迎来了大好时机。根据国家发改委、民政部有关文件要求,湖南有7个市州65个县被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范围。2016年,在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发改委将我省永州市、湘西州、平江县、洪江市、临澧县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共计投资1549万元。2017年,国家发改委又将我省衡南县、岳阳县、慈利县、双峰县、东安县、耒阳市、衡山县、桃源县、石门县、衡东县、永顺县、花垣县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共计投资1721万元。省民政厅今年计划重点支持8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对已列入投资范围的,要求抓紧与发改、财政、国土、住建、规划、环保等部门做好协调对接,做好项目立项、建设用地、配套资金等前期准备工作。
表现之三: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不断走向规范化。目前,省民政厅正在协调发改、财政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全省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物资采购资金筹措、物资储运管理、物资质量监管等方面明确各部门职责。
关键词: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不断推进
表现之一:列入业务培训重点课程。将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列入业务培训重点内容,由业内专家和社会组织负责人进行专门授课,培训基层师资力量,使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成为民政救灾人的新常态、新追求。
表现之二:建立完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平台。督促省、市、县三级同步开展参与救灾社会力量调查摸底工作,正着手建立参与减灾救灾工作的社会力量工作台账,完善“湖南省参与救灾社会力量数据库”,编发湖南省参与减灾救灾主要社会力量名录》、《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指引信息》和《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倡议》规范文本,建立“湖南省协同减灾救灾”QQ群、微信群,将经自愿申报、民政部门审核确认的社会力量吸纳其中,借助这两个信息平台传递政府政策信息、反映社会力量心声、破解信息壁垒误区、促进互联互通互动。
表现之三:千方百计培植参与减灾救灾的骨干社会力量。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减灾宣传教育功能或灾害救援能力较强的社会组织,联系一批生产、销售救灾物资的爱心工商企业,扶持一批具有较强救灾意愿的志愿者队伍,掌握一批具有救灾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的详细情况,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营造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良好氛围,为全国民政系统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如在今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演练活动中,长沙市民众应急服务中心、长沙市绿舟防灾减灾促进中心等社会组织和长沙市120急救中心、小学生志愿者和部分社区群众就在活动承办、演练演示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2017年湖南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在进行中,上面提到的这些新举措、新成果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恰恰是工作强力推进、事业创新发展最新、最好的注脚。
2017湖南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不断成长进步,在不断超越自我,我们有理由相信,湖南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