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综合财经

部分货币基金央行视为货币 风险监管政策密集出台

时间:2018-04-03
(原标题:部分货币基金央行视为货币,风险监管政策密集出台)

2018年2月12日,央行例行公布了月度金融统计数据。本次是央行第四次调整M2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方式,用非银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调整后,M2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流通中货币(M0)、企业存款、居民存款、非银机构存款。其中,货币基金存款(含存单)计入M2的非银存款。

最新数据显示,一些国内大型货币基金体量已逾万亿,甚至超越部分商业银行的个人活期和定存总额。截止2017年Q3,某大型货币基金管理方规模突破1.68万亿,侧面折射出单支货币基金的规模就直逼国有四大行各自存款总和。

如此大规模的货币市场基金(简称“货基”)并兼有T+0及时到账的创新属性,客户体验确实很好,但是在客户集中度、期限错配等操盘管理层面不够灵活,存在类资金池式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安全隐患。多数基于互联网展业的基金,借助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若市场有反馈,真假难辨的信息便能大概率引发集中赎回的势能。压力会传导或可扰动金融体系的秩序。央行适时调整M2广义货币的统计口径,意味着监管层对货币基金的关注度提升,监管会进一步收紧,未来货基规模在公募基金中的占比可能会逐渐降低。

纵观过去一年多的时间,监管层密集出台多项旨在规范流动性以及防范风险的政策和规定:

2015年12月,证监会与央行联合发布《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

2017年8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

2017年11月,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2018年1月,央行将货基纳入广义货币(M2)的统计口径。

随着利率的回升,货基的收益率也随之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人告别银行理财,选择持有随存随取T+0到账的货基,货基规模呈现指数型攀升,此类产品属性越来越趋同现金货币的功能特征。好基友基金平台的负责人庞诗迪表示:“大多数情况下,T+0及时到账的货基,通过银行先授信垫资,客户有赎回操作的时候,银行直接支付给客户,等基金公司处理完TA相关业务再把钱还给银行,甚至有的基金公司通过技术和流程的优化业已实现及时TA,UED更佳。相比银行一年期定存或者活期存款具有显著的市场化竞争力。”最近好基友基金旗下及时到账、货基品类的“小钱袋”服务愈发火爆也进一步佐证T+0货基市场的投资热情。价值认知正在崛起。

监管层未雨绸缪,监管趋严是政策利好,亦是趋势。宝宝类基金正式纳入M2,意味着要肩负货币职能,而国家为了保障货币的安全,后续可能会实行更严苛的监管。稳定是大局。

  • 上一篇:浙江泰隆商业银行遭虚假资料骗贷50万元 客户经理参与其中
  • 下一篇:北方部分地区常住人口外流 为何出现这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