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吉林新闻

三代院士扎根东北谱写动人乐章

时间:2018-12-27

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徐如人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唐敖庆从美国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刚刚两年,就决定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去创办化学系。

同年,年仅20岁的徐如人,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东北的号召,从江南水乡启程,一路向北……66年扎根东北。

若干年后,一句“我听老师的”让于吉红和老师一道,留在东北,留在吉林大学。

三代院士,听从祖国召唤,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扎根东北谱写一曲曲动人乐章。

刘永新:唐敖庆院士的秘书

国家需要我便义无反顾

1950年,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

1952年,他漂洋过海,从美国回到祖国。

1954年,他前往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与物理化学家蔡镏生等人合作,白手起家创建了化学系。

他就是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敖庆。

“最开始和唐老没有很深刻的了解,只是在宿舍那边能见到每天锻炼身体的唐老。”唐敖庆院士的秘书刘永新说:“那个时候特别仰慕唐老,他很平易近人。刚刚创建化学系很困难,老一辈讲唐老还没回国的时候,他的导师哈弗尔德曾说,‘我对贵国目前的落后情况确信不疑。你若回到那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是相当困难的。’唐老就说,‘我知道我的祖国满目疮痍,但您知道,一个爱国者是不会嫌弃他的祖国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徐如人虽未直接师承唐敖庆,但是一生都尊其为老师,“当时唐老师是教授,我是助教,我们感情很好。他带领我们很快构建了化学学科的宏伟蓝图,还为我们这些年轻教师上基础化学课,夯实我们的基础。”

徐如人是浙江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后,国家建设东北需要大批优秀人才,可当时东北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徐如人毕业分配到东北,负责参与学生分配工作。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坚守就是66年。2017年,他把和夫人一生的积蓄500万元捐给学校,设立徐如人、庞文琴教育基金,以奖掖那些在科教事业上出色的晚辈后学们。

“之前有很多南方学校聘请老师去,但他都没有同意,他始终将国家给他的安排放在第一位,就是建设东北。”徐如人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于吉红说:“我和老师共事,包括从学习到和他一起工作已经将近30年。我是最幸运的,能一直跟着徐先生学习,我今天的成功有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

作为国际分子筛领域升起的新星,于吉红本来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在老师的影响下,她多次委婉地说“我听老师的”,时至今日,她依旧和老师一道,留在东北,留在吉林大学。

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敢为人先

在建系的艰苦年代,化学系可谓是一穷二白,唐敖庆、徐如人以及孙家钟院士、沈家骢院士等人只能因陋就简。可就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唐敖庆作为开拓者创建了我国量子化学学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与钱学森、王大珩等科学家一样,成为新中国首批世界级的学者。

“科研工作在哪里搞不重要,重要的是无中生有,敢为天下先。”耳濡目染,徐如人对于科研也有一种勇于碰硬的拼劲。他认为做科研就要瞄准两个方向,一是前沿科技,另一个就是国家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所需的分子筛催化剂大量依靠进口,于是,他将分子筛确立为自己研究的方向。

徐如人院士说,“搞物理学科,还可能靠脑子好出成果,但是搞化学研究,就是靠笨功夫,要坐住冷板凳。”他的科学精神深深影响了学生于吉红等人。

1998年,于吉红从日本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回国到吉林大学,和徐如人院士一起研究定向合成。“对无机晶体材料来说,要实现定向设计合成,可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当年,很多人都说过,无机晶体材料不可能实现定向合成。但老师毫不动摇带领我们从最基本的工作开始,搜集文献,建立数据库,然后总结和发现合成与结构的规律。”于吉红院士说:“通过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开发出一些结构设计及定向合成的理论方法和实验路径,走在了国际的前沿。老师经常跟我说,作研究一定要瞄准最前沿,占领制高点,要超前想到别人还没想到要做的事情。老师的话给我做科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启迪。”

李激扬:徐如人院士的助手

好的科学家也应是教育家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有一道独特的风景,老师上课不拿讲义、不看讲稿,这道风景始自于唐敖庆院士。2000多度的高度近视,让唐敖庆上课时看不清黑板。于是,从学生时代起,他便练就博闻强记的本领,成串的公式、定理完全靠记忆再现。2008年唐敖庆院士逝世,但他的“唐氏讲课法”流传至今。

教书育人,甘为人梯,在吉林大学已形成一种氛围。建系初期的艰苦岁月,唐敖庆和徐如人先后承担十几门课,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连非化学系的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

“老师经常讲,一个好的科学家也应该是一个好的教育家。”于吉红院士说:“老师开启了我人生科研的航程。他经常对我们说,做学问一定要先做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把学问做好。他一直这样以身作则,教导我们要胸怀大志、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对科学研究要一丝不苟。我深受老师的影响,成为一名老师之后,我也是一直这样去教育我的学生,要先做人后做学问。老师现在已经86岁了,但还是一如既往地热爱科学,他每周都要来实验室和我们交流,每次一谈到学术问题,他马上就精神抖擞、充满激情,可以看出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科学的热爱。”

“老师为人总是特别平和谦虚,无论是与学生、老师,还是和陌生人打交道,他从来都是和蔼可亲的态度。他一直崇尚宁静致远,从不去争名逐利。他经常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用心去做就好,不要计较得失,更不要去抱怨,对人要学会宽容。”说起老师徐如人院士,于吉红院士满满的敬佩之情。

“从学习到工作,我在老师身边也有20多年了。”徐如人院士的助手李激扬说:“读书的时候感觉不到,但如今我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如亲人般对我们的关怀。平日里老师特别随和,可工作起来却是执着的学者。作为科学家,老师非常有创新意识,同时又很坚持。例如刚开始从事某一研究,不仅困难又没有很多人认可,可老师却不在意。他坚持做下去,直到成功。这种态度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我们来说,很值得学习。”

信念、坚守、传承……

三代院士,扎根东北,

将会继续谱写属于他们的动人乐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丁隽/文 李煦/图

  • 上一篇:【刘盈说天气】今日长春最高温度1℃ 夜间到明天白天吉林省有降雪
  • 下一篇:长春职场群体在一家公司工作时间平均2.4年 求职者最看重培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