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采集、血液接收、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储存、血液发放,一袋合格的血液要经过这些道程序,才能正式‘出厂’,输入到患者体内,去挽救患者的生命”……
1月9日,长春市中心血站血液科普实践教育基地首次对外开放,迎来的第一批参观者是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二年八班的35个孩子。
在这里,每个孩子都化身一个小血滴,经历了合格血液“出厂”的历程。
为了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活动还设置了亲手检测自己的血型的环节,“我是B型血”、“我是A型血”、“我是O型血”……
每一个孩子在经过“血管漫游”通道时,仿佛走进了一条真的血管里,孩子们变身成一个小血滴,新奇地去发现、去探索。
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是多少?血液有哪些功能?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作用是什么?血浆里面都有哪些成分……
走完这条通道,问题的答案全都有了。
一袋合格的血液是如何“出厂”的呢?采、制、检、供,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采集来的血液,通过血液制备,一袋血,按照不同的血液成分分为不同的血液品种,提供给不同需求的患者。
“原来血浆是黄色的呀,还是冻的呢”,“血小板也是黄色的呀,但是液体的”,同学们看着被分离的血浆、血小板,惊讶着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工作人员介绍,血液要经过很多精密的检测,杜绝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保证每一袋血液的安全。检测合格的血液,经过血液贴标机,穿上合格的“外衣”后,发往各大医院,输到患者体内。
整个流程参观下来,虽然孩子们对具体的工作程序不是完全懂,但感受到了一袋合格血液“出厂”的严格与复杂,对血站工作充满了崇敬。
动画片,孩子们最喜欢了。这里也有动画片,但播放的内容是关于血液的,一部精心制作的小动画片《小血滴动画》给了孩子们大大的惊喜。用可爱的动画形象,用贴近的语言,把献血的常识简单通俗地教给了孩子们。
长春市中心血站综合办公室主任袁红介绍,2018年5月,长春市卫计委和长春市教育局联合批准长春市中心血站血液科普实践教育基地为中小学健康教育实践基地之一,挂牌之后,一直在完善基地建设和内容设置。
基地主要是向中小学生普及血液知识,宣传无偿献血,提高市民无偿献血知晓率,并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文明与进步。
袁红说,基地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同学们来到这里,可以探索血液的奥秘,了解到一袋血液的“爱心旅程”,学习到更多的血液知识,以及无偿献血的一些常识。同时,通过与献血者近距离的接触,能够在这里感受爱、学习爱、传递爱,从而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无偿献血、净化心灵、温暖他人、点亮生命的意义。
1月9日是基地在寒假里的首个开放日,每周三、周五上午9:30到11:00,接受30人以上的团体预约。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