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春和景明,万物萌生,是人们进行祭祀先祖,出游踏春,开展文化交流的时节。在清明节和三月三到来之际,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办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4月4日(星期四)上午,在长春文庙举办了“绿色追思 文化清明 诗画共绘 德厚文昌”公益文化活动。本次活动由市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和旅游局、市民盟、市社科联、市孔子研究会主办,市文庙博物馆、市文庙博物馆关工委、省龙收书画馆、市地书协会承办,省品牌发展促进会、文庙小学、市光明艺术学校等单位协办。在活动中,通过祭祀表演、民俗讲座、非遗展示、诗画雅集等形式,追思先贤,弘扬传统,彰显美德,2000多名市民、游客来到文庙参与活动。
首先举行的是祭祀表演。身着现代中式服装的祭祀官队伍,缓步穿过大成门,来到大成殿前,向古圣先贤塑像依次献爵,献帛,献花,诵读《清明祭文》。祭文追述了古圣先贤的伟大功德,颂扬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历史,介绍了长春市的发展成就,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思。随后,由著名书法家戴成有先生为放置在大成殿前倡导清明文明祭祀的卷轴开笔。这个卷轴由白色绸子做成,长达百米,专门为此次活动制作,将作为活动的历史见证被长春市文庙博物馆永久收藏。开笔之后,众多市民在卷轴上留言,书写期望,表达心情。另外,为了在全社会营造“绿色清明,文明祭祀”的良好风尚,此次活动安排了公祭环节,现场市民手捧文庙发放的黄色菊花,依次走到大成殿前,向古圣先贤塑像鞠躬献花,表达敬仰、缅怀之情。
随后,在明伦堂报告厅,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其中市光明艺术学校表演了《礼乐剧》、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文庙工作人员朗诵了《五言咏春诗》《春日》《天净沙·春》《鸟鸣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春词》等诗词作品和手势舞《千字文》;文庙小学学生集体吟诵了《诗经·鹿鸣》。吟千年经典,展文明风采。上述诗歌朗诵和文艺表演,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时代新风,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接下来,在明伦堂报告厅举办了两场讲座。首先是文庙工作人员葛彤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主要习俗、相关诗歌作品,为大家系统梳理了有关清明节的知识。随后,由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刘世荣老师以《传统中的孝与孝行》为题,结合清明祭祖传统和现代生活环境,为大家讲授了“什么叫孝”和“如何尽孝”。刘老师的讲解,让现场听众准确理解了“孝”的含义,对如何行孝尽孝,以及行孝与尊重父母、尊敬领导,尊老爱幼与爱岗敬业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此次讲座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家庭及社会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紧接着,在孔子书院报告厅,举行办了一场书画笔会,戴成有、杨家衡、施永安、涂刚、张诗昀、黄茂有、于华楠、周玉栋等著名书画家挥毫泼墨,各展所长,创作了书法作品《见贤思齐》《大道至简》《淡泊明志》、国画作品《孔子半身像》《马到成功》等一幅幅艺术佳作。通过此次笔会,书画家们切磋了技艺,普及了书画艺术知识。另外,在书画笔会两侧还有非遗技艺展示活动,邀请制香、剪纸、捏泥人、农民画、毛线制品的技艺师傅给大家展示创作过程。他们利用文庙公益活动的平台,普及非遗知识,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了大家对非遗的关注程度。
在杏坛广场,市地书协会组织了上百名地书爱好者,进行地书表演。他们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书写了行草、楷书等书体,锻炼身体与普及书法相结合,弘扬传统书法艺术,让现场群众大饱眼福。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设立体现了国人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通过举办此次清明节和文昌会公益文化活动,倡导了绿色环保的文明祭祀形式,弘扬了祭祖、敬老、感恩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对于传承中华文脉,树立文化自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刘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