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自然的规律,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同样展现了它的神奇之处。新时代的学生工作正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无声力量”的巨大工程。
面对1.1万的在校生,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以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提升为着力点,以学生成长成才为重点,全员全力升级创新学生工作,通过65个专题项目,上百个实践内容,打造了学生工作的品牌项目——蓝星职业人成长工程,实现十育人,以文“化”人,以质“量”教,以匠“聚”神。
以文“化”人,多彩活动点亮校园生活
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团结、凝聚青年学生的有效载体,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精神与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
据长春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于长福介绍,多年来,学院的学生工作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文艺活动的建设与发展,对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至目前,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唱响新时代共筑长职梦”教职工合唱比赛、邀请老革命前辈进校园巡讲暨“五老”报告会、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来学院举办专题讲座、举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宣讲活动等。
同时,为加强法制安全教育,促进“平安校园”建设,学院定期举办新生法制安全教育专题讲座、金融知识进万家之走进校园活动、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教育讲座、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国家宪法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系列主题活动。
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尽情展示了当代学生青春风采,团委书记助理王硕菲在2019年学院团委工作规划中写道:本着“走进青年、服务青年、激励青年、成就青年”的工作方针,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抓好团干部和学生干部两支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文化育人,社团育人,实践育人工作。
以质“量”教,为“铸诚精艺”奋斗终身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院形成“学思践悟、格物致知”的良好学风,推行专职辅导员、学生助导、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的“四导制”育人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课堂、网络、心理、资助等十大育人功能,搭建高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在新时代职教热潮的鞭策下,学院学生工作永葆质量生命线。学生处坚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乐于开拓,努力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形式。加强社团建设,保障社团文化百花竞放,实施实践育人,搭建锻炼平台。以发展壮大社团为抓手,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生力军。
学院为每个学生搭建发展空间和平台,实现“模块式”教育实践内容。近年来,学生累计获得国赛一等奖18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63项,省赛一等奖138项、二等奖110项、三等奖47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名,“吉林省十佳大学生”2名,“长春市十佳大学生”5名,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上获得政府支持资金500多万元。
以匠“聚”神,为蓝星职业人量身定教
一所学校的好口碑是多方因素赋予的最隐形财富,学生工作贯穿全校育人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办学质量的点点滴滴。
学院以“蓝星职业人成长工程”品牌项目为依托,通过“7s”管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四导制”育人管理模式,提高育人管理实效。目前配备专职辅导员68人,院系配备党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职人员,数量充足,队伍稳定、结构合理。
学院以班级为单位,配备专业导师、企业导师、专职导员和学生助导,将工匠精神培育的核心要素分解融入到“蓝星职业人成长工程”的具体人员和具体环节,形成不同角色不同阶段进入、不同角色分工各有侧重、学校与企业协同配合的“四导制”工匠精神培育模式。
学院积极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为培育工匠精神开垦黑土地;搭建应用技术研发平台,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新引擎;搭建名师工作室平台,为培育工匠精神拓宽新领域;搭建国家创客空间平台,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孵化器;搭建技能竞赛体系平台,为培育工匠精神播撒新种子。
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品德和能力谱系里,只有加进工匠精神这个指标,才能激发学生钻研精神和创新热情,才能提升学生职业理念、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华欣欣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