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吉林新闻

【牢记殷殷嘱托】让“山更清”、让“水更秀”,吉林大踏步走在“绿色发展”之路上

时间:2019-07-2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

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来到查干湖,和正在拉网捕鱼的渔场职工们亲切交谈,并祝福他们:守护好“金字招牌”,让生活“年年有鱼”。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更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坚持走下去。

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非常关注我省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总书记强调指出: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吉林的优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进一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把绿水青山保护好,不断培育新的发展优势。

总书记谆谆教导,犹如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更加高远的天空,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中,吉林省提出要依托“五个优势”,其中一个就是生态资源优势;推进“五大发展”,其中一个就是“绿色发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走绿色发展之路,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

让“山更清”、“水更秀”,如今的吉林省,正大踏步的走在“绿色发展”之路上!

多项积极举措,让咱们吉林的“绿色”更多!

总书记不止一次的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进一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把绿水青山保护好,不断培育新的发展优势。”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体会出总书记对“保护好绿水青山”的殷殷嘱托。

吉林省到底是怎样“保护”好绿水青山的?是如何完成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的?

要想说明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说起!

先说保护。

“吉林省林草局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原则,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力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努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力打响青山、草原湿地保卫战。我们先后组织开展“春雷2018”“绿剑2018”“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和“绿卫2019森林草原执法”“反盗猎2019”“集中整治乱砍盗伐、非法狩猎问题”等9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侵占、破坏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和野生动物行为。组织编制了《吉林省保卫青山行动方案》《吉林省保卫草原行动方案》《吉林省保卫湿地行动方案》,明确了今明两年行动的目标任务。不断加大湿地保护管理力度。”省林草局自然保护地处副处长孙金生说。

不仅如此,在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的同时,吉林省林草局还一直持续规范森林资源管理。先后组织开展了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完成了3496.06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落界和12838个疑似变化图斑现地核实工作。进一步简化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将组件材料由原来的12个要件,减少到8个要件,审核审批时限从规定的13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了林地清收还林毁林复耕专项整治行动,计划利用今年一年时间把毁林复耕的林地收回来,并及时组织造林,进一步巩固林地清收还林成果,目前,现正在积极推进中。

“针对湿地保护,我们制定《吉林省重要湿地认定标准》,以推进全省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建设,完成了30块省级重要湿地筛选工作,将率先纳入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启动实施了莫莫格、龙湾及洮南等19个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有效加强15.9万公顷湿地的保护工作。组织启动长白山泥炭地保护行动计划,长白山泥炭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通化哈尼湿地成功晋升为国际重要湿地,成为继向海、莫莫格之后我省第三块国际重要湿地。镇赉环城等8处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级。全省湿地有效保护率达到45%。”省林草局湿地管理处副处长滕世杰说。

习近平“两山”理论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想,为吉林省的“绿色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吉林省林草局研究确定了“围绕一个总体目标,突出三条主线,打造三大主体功能区,落实六大具体任务”的发展思路,并紧紧围绕强化生态系统修复、加强资源保护管理、深化林业重大改革、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打赢青山绿水保卫战、助力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工作落实,林草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再说“绿色发展”的这个“绿”字。

吉林省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依托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吉林省林草局系统谋划和启动实施了一批林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

围绕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修复,吉林省林草局提出了以推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为核心,以开展中西部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公路铁路绿化质量提升、村屯绿化美化、河流(库区)绿化为重点的“1+4”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全民共建 绿美吉林”活动月,在省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带动下,全省迅速掀起国土绿化热潮。

目前全省已完成人工造林更新27.8万亩,超出年度计划的11%;完成村屯绿化美化936个,占年度计划的85%;完成公路、铁路绿化1373公里,占年度计划的75%。

除此之外,在林草应急防灾减灾方面,吉林省一直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主动应对、妥善处置森林草原防火、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以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力确保森林草原资源和野生动植物安全。资料显示,2018年以来,吉林省较好地完成了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防治任务,森林病虫害防治“四率”全部达到国家要求。特别是针对全省松材线虫病和松毛虫疫情严峻形势,及时召开会议部署,启动应急预案,落实防控措施,截止目前,全省共筹集松毛虫特大灾情防控资金4500万元,累计采购飞机(无人机)防治作业面积142.4万亩,计划地面防治作业面积64.6万亩。各地已经陆续开始了防治工作,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

总书记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更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

有了好的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帮助到底有多大?

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3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77亿元,第二产业产值779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42亿元,结构比例为27:56:1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旅游康养等新兴产业增幅达到6.7%。目前,在全省深入实施百万亩红松果材兼用林、百万亩经济林、百万亩林木种苗基地、百万亩森林(湿地、草原)中药材种植基地、百万亩绿色菌菜基地、百万公顷林蛙高效养殖技术推广基地、百个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百个林草业旅游(康养)基地、林草产业园建设等九大工程,加快推动林草由木材生产为主向全面综合开发转变。

优先发展森林旅游康养和休闲避暑产业,打造全国森林康养和避暑胜地。2018年以来,落实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财政投资4480万元,重点扶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和省蛟河实验区管理局等森林康养产业园项目建设,全省林业特色产业园项目达到20个。

西部河湖连通,让咱吉林的生态环境更“宜居”

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方针中,明确提出过“空间均衡、系统治理”。

上世纪50~60年代,我省西部地区湖泡湿地面积约6600平方公里,芦苇等植物生长茂密,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较好。

进入20世纪以后,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许多湖泡干涸,河流断流,地下水水位下降,湿地面积减少一半,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吉林省西部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这些水资源相当一部分是以洪水形式出现,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如能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西部地区的水生态环境将会根本改善。

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吉林省水利厅提出了西部供水工程的构想。在这个构想的指导下,省水利厅组织规划编制单位编制完成了《西部河湖连通工程(西部供水工程)规划任务书》。早在2012年底,省政府就同意了《规划任务书》,2013年6月,时任省长巴音朝鲁主持召开西部生态经济区规划座谈会,正式决定启动实施这一重大生态水利工程。

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是我省首个以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地的重大生态水利工程,也是我省水利工程在保护修复生态环境领域具有革命性和突破性的一项工程,工程已列入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同时还列入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工作当中,更是我省践行的重要体现。

“工程建设在嫩江右岸、松花江左岸的西部平原区,行政区划包括白城地区的镇赉县、大安市、洮南市、通榆县、洮北区,松原地区的乾安县、前郭县,以及长春地区的农安县,共8个县(市、区),幅员总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3.8%。工程主要依托西部自然河湖水系及已建哈达山水利枢纽、引嫩入白供水、大安灌区、松原灌区(待建)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洪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对区域内的203个湿地、湖、泡、水库进行补水。在西部地区构建引、蓄、灌、排、提相结合的河湖连通工程体系,在松花江、嫩江、洮儿河和霍林河等河流间,建设实施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的三条“黄金水道”,形成以“向海、莫莫格、查干湖、波罗湖”为核心的四大板块,形成集中连片、河湖互动、动态平衡的4个生态群落。工程主要任务为是充分利用现有供水工程体系,在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用水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和利用洪水等资源,向吉林西部地区的重要湖泡、湿地供水,回补地下水,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谈及这一工程,吉林省水利厅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雷这样说。

根据中国吉林网了解,西部河湖连通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渠道长度1645.87公里,其中,利用现有渠道938.95公里,利用松原灌区待建和在建渠道307.59公里,对现有渠道扩建改造280.02公里,新建渠道119.31公里;建设管道31.58公里;新建箱涵1.63公里。塌岸治理5.22公里,围堤加固13.28公里。新建和拆除重建泵站9座,新建和拆除重建水闸130座,新建倒虹吸1座,拆除重建渡槽3座,新建跌水、陡坡17座,各类桥涵等交叉建筑物227座。工程批复总投资为33.37亿元,施工总工期为36个月,工程已于2017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7月全部完工。

截止目前,工程累计完成各类工程招标171个标段,累计下达资金计划24.9700亿元,累计到位建设资金23.8434亿元。自开工建设以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0.2300亿元,完成渠道开挖长度390公里,完成水闸75座,完成桥、涵、渡槽等渠系建筑物160座,完成泵站2座,累计完成土石方等综合工程量1025.21万立方米。已完工程量占批复建设总工程量的89.5%,计划2020年7月底前全部完工投入使用。

总书记曾说过:“必须解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达到‘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的意境。”

通过工程的建设实施,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了改善?

吉林省水利厅的相关工作人员用“四多四少”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回答。

所谓“四多”,就是西部地区绿色增多了。我省西部湿地由原来的6600平方公里缩减到2012年的3880平方公里,萎缩了40%多。在连通湖泡147个、引蓄洪水25亿立方米后,恢复和改善了湿地面积3500平方公里,其中恢复湿地620平方公里,占可恢复湿地60%,恢复草地360平方公里,地下水抬高1米左右,促进了水生、陆生等绿色地表植被繁茂生长,使我省西部地区绿色明显增多。还有两座中型水库(通榆县兴隆、胜利水库)结束了干涸12年的历史;二是珍稀鸟类变多了。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莫莫格湿地的白鹤栖息数量由原来的500多只增加到3000多只,向海保护区原来没有的天鹅现在有1000多只驻足,多年不见的东方白鹳、白头鹤等珍稀物种重新回归,生态的改变使珍惜鸟类逐年增多;三是西部降雨量增多了。工程引水后,白城地区年均降雨量由原来的350毫米已上升为目前年均420毫米左右,松原地区年均降雨量回由原来的450毫米上升为目前年均490毫米左右,西部地区年均降雨量比工程实施前明显增多;四是农副产业效益增多了。工程引水带来了粮食、养鱼、养蟹及芦苇等农副产业的增效,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55万亩,支撑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增产粮食5.6亿斤,同时,还新增苇田种植面积40万亩,新增养鱼水面85万亩和新增养蟹水面43万亩,促进了区域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

所谓的“四少”,就是西部盐碱地面积减少了。50年代,我省西部盐碱地面积仅为68814公顷,70至80年代受人类活动破坏影响,已恶化到742988公顷,工程引水后,有效抑制和恢复了盐碱化,现西部地区盐碱地面积已缩小至677988公顷,恢复了65000公顷,盐碱地面积明显减少,各大湖泡、水库水质也相应得到明显改善;二是西部沙漠化面积减少了。50年代,我省西部沙漠化面积仅为13718公顷,70至80年代时已严重恶化到23902公顷,工程引水后,使西部沙漠化程度明显减少,现西部地区沙漠化面积已缩小至16902公顷,恢复了7000公顷,沙漠化面积明显减少;三是西部沙尘天气明显减少了。白城地区原来一年沙尘天气95天左右减少到现在23天,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3.7%,松原地区原来一年风沙天气83天左右减少到现在22天,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4.1%,西部地区基本告别工程建设前风沙四起的景象;四是城市景观湖干涸现象减少了。白城市鹤鸣湖、洮南市北湖及镇赉县南湖等城市景观湖在未引水前大部分处于干涸状态,城市水环境较差。工程引水后,彻底改变了城市水环境,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特别是白城市,被列为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同时又美化了城市面貌,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促进了房地产等行业的稳步发展。

“你们在实践中探索实施的河湖连通工程,既解决了缺水问题,又美化了城乡环境,要坚持下去”,并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调研时对吉林省西部河湖连通工程的“殷殷嘱托”。

未来,如果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全部完工,又将是怎样的光景?

“到那个时候,这一工程将给我省西部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实现区域内最大蓄水总量达到35.5亿立方米;有效回补区域内地下水10.9亿立方米,恢复地下水亏缺区面积7588平方公里;恢复改善湖泡湿地总面积达4939平方公里,相当于50年代70%以上的水平;经济效益:可直接推动当地绿色种植业养殖业经济发展,实现苇田种植面积54万亩,新增养鱼水面105万亩和养蟹水面58万亩,可实现年增加产值24亿元,区域内人均增加收入600多元;支撑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社会效益:可以调蓄洪水、防灾减灾,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动以湿地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业开发,促进草原旅游发展,引导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形成城市和较大乡镇亲水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活品位,有利于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水利厅工作人员这样说。

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正在扎实走下去

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的查干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查干湖了解生态保护情况。他乘船沿途察看水域保护和污染防治状况。登上捕鱼浮桥,热火朝天的捕鱼画面跃入眼帘。粼粼波光,网收鱼跃。

那是,习近平还同渔场职工们亲切交谈,也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

他祝愿大家“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如今,当中国吉林网来到查干湖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好转,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查干湖。可以说,查干湖正在“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上,扎实的走下去。

“做好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我们着力做好景区内外加减法,‘加法’是把新建的“吃、住、行、购、娱”项目,全部摆在8-10公里以外的区域,最大限度减少湖区生态压力。‘减法’是突出查干湖生态自然景观,尽量减少人工雕琢痕迹,积极开展湖区清洁整治专项行动。同时,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查干湖开发区党办副主任苏德华介绍说。

为了切实做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2019年,查干湖拟开工生态保护类项目23个,总投资38.2亿元,包括《查干湖治理保护规划(2018—2030)》项目19个,投资34.76亿元。针对这些项目,成立专班,上下联动,强力推进,形成了市、县、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目前,退耕还林(还湿、还草)项目、查干湖生态水土保持工程、大玉儿湿地生态补水等项目正有序推进,查干湖万亩莲花园项目正在恢复湿地617公顷,栽种莲花、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6000亩。旅游岛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工程预计9月末投入运营。南景区污水管网及垃圾收集转运项目已开工,10月份投入运营。马营泡拦污闸工程预计11月全部完工。以上重点项目的落实,将进一步提升查干湖保护治理水平。

提升环境问题治理水平、强化生态修复是重中之重。查干湖开发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一手抓整改治理,一手抓主动保护,计划用三年时间,在沿湖可视范围内实现4866公顷土地还林、还湿、还草,重点进行中草药、梅花、林果和水生植物种植,届时,将减少查干湖周边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四分之三以上,消减农药使用量13吨、化肥使用量2737吨,有效促进查干湖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同时,逐步实施查干湖湿地恢复、查干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移民等工程。

2018年,习近平在视察查干湖的时候,曾与渔场职工张文亲切握手并交谈。如今,回忆起和总书记的对话,张文依旧非常兴奋。“总书记问我的都是行话。”张文说,自己做“渔把头”已经20多年了,能根据经验判断鱼的走向,就此向总书记介绍了湖区科学捕捞和生态平衡工作。

张文说,查干湖每年投放鱼苗,有规划地进行捕捞,控制捕捞总量,控制渔网网眼尺寸,把小鱼漏出去让它们继续生长,尽力维持湖区自然循环的生态平衡。习近平总书记还详细询问查干湖渔场职工的收入情况,并嘱咐职工们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坚持走下去,并祝愿大家生活“年年有鱼”。

总书记的嘱托和祝愿,让查干湖渔场职工对渔猎和生态双赢充满了信心。“我这个‘渔把头’今后要更加努力把传统的捕捞方式传承下去,更要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张文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于洋 摄影 李煦

  • 上一篇:【H5】有这样一种“骄傲” 折射出吉林“三农”工作的全新变革!
  • 下一篇:送文化到身边 种文化在心间 第六届吉林省农民文化节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