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榆树至松原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关系到大家的出行。9月10日,中国吉林网记者来到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加班加点施工,确保工程在9月末通车。
据悉,榆松高速项目是国高网的组成部分,横亘在吉林北部,途经榆树、扶余,与松原外环相连,是榆树大粮仓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其全长183.377公里,批复概算投资111.142亿元,全线共设大中小桥31座,互通内跨线桥、匝道桥21座,分离立交桥10座,天桥158座,通道67座,涵洞241道,填方2817万m³,挖方2746万m³,路面548万m²。全线设置连接线4条,总长17.405公里。榆松项目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9月末通车。项目通车后,榆树至松原将由3个多小时缩短为1个半小时。
截至2019年9月9日,榆松项目本年完成年度计划39.9亿元的90%,路基工程完成95%,路面工程完成95%,桥涵工程完成99%,机电工程完成84%,交安工程完成65%,房建工程完成95%,加油站完成95%。
抓住弱点、控制连接,保质量
本年度为榆松项目通车之年,为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指挥部要求所有主线施工单位在填挖结合部、台背回填处、分期或分段施工的填方路基等质量薄弱点进行强夯处理并留存影像资料,没有进行强夯处理或出现软弹现象的,不予进行路基报验,待施工单位处理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全面复工以来,及时组织各参建单位对全线质量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形成质量病害问题清单,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逐条提出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人。混凝土构件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必须做到“扒皮露骨”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否则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保证了结合面连接处联结牢固。
严控台背回填质量。除按设计要求进行分层碾压外,还要求在砂砾各层间撒布石屑、粉煤灰等区分料,便于指挥部检查挖验,发现超厚填筑一律返工处理。
严查桥梁支座是否密贴。严控垫石施工质量及平整度,逐一检查每个桥梁支座与上下钢板是否存在缝隙、是否存在偏心受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垫石与钢板间、钢板与橡胶支座间、橡胶支座与梁板间水平密贴。
采用模板新材料,确保水泥混凝土结构物外观质量。榆松项目所有桥梁湿接缝、铰缝均采用木塑模板进行施工,提升混凝土外观质量。
将边坡急流槽进水口部分由现浇变更为预制,保证了急流槽整体的稳定性,提升了排水防护工程的外观质量,并在预制块外露面涂刷了本项目自行研制的防盐腐胶漆,进而又提高了急流槽的耐盐腐性和抗冻性。
为确保全线158座天桥防撞墙外侧线型顺直,指挥部设计定型模板将翼缘板包裹,将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减少了防撞墙底部水痕,使行车视觉更加美观、舒适。
实地考察房建工程材料并设框定目录。指挥部组织相关单位对房建工程材料进行实地考察,利用全线总用量大的优势,协调施工单位购置到性价比最高的优质产品,并在指挥部设置样品室留存,便于检查进场材料质量。
利用先进设备强化控制沥青质量。为了加强沥青质量控制,要求全线14个试验室全部配备红外光谱仪,并进行了相关培训,实现了对进场沥青的快速检验,确保了沥青材料质量。
强化路面层间联结。桥面防水层施工质量是事关桥梁生命的大事。因此,榆松项目要求施工前必须将桥面清理干净,对于桥面平整度较好的,进行喷砂抛丸处理,处理深度不小于2mm;桥面平整度较差的,采用铣刨处理,处理深度不小于5mm。喷砂抛丸或铣刨后干燥清理干净,在所有桥面(除天桥外)涂刷不少2层的AMP-100防水涂层,干燥并满足强度后,在其上洒布橡胶改性沥青碎石同步封层,确保桥面防水性能。
在全省首次创新采用了真空高压挤出式生产的轻质打磨混凝土,达到美观、高强度与耐盐腐的目标;在全线采用了本项目自行研制的防盐腐胶漆,开放配方,造价低,利于推广。
应用大厚度水稳摊铺施工技术
本项目路面水稳底基层设计分三层进行摊铺作业,考虑到分层数量过多,易导致水稳出现层间粘结不完全,整体性不佳的问题,且施工效率较低,进而影响道路施工质量及后期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难题,指挥部经综合研究,根据路基干湿类型,提出三层变两层的分层方案。为此,指挥部组织了水稳大厚度半幅全宽摊铺工艺的专题会议,对分层厚度、配合比设计、设备选型、摊铺碾压工艺等细节一一作了试验参数确定,在通过试验段施工并得到有效验证后,迅速组织在全线实施。此工艺的实施有效保障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质量可追溯、造价要节约
确保交安工程材料可追溯。要求所有护栏立柱、波形梁、护栏、螺栓等材料必须带有厂家钢印,否则不许进场,抽检发现不合格产品一律进行清场处理。为了节约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经与设计院共同研究,对中央分隔带桥梁中墩防撞垫形式进行调整;为了便于后期运营养护,针对原设计跨越村屯段落中央分隔带设置的大型防眩网变更为轻质坚固的框式防眩格栅,既解决防眩网维修不便、挂雪挂冰及粘挂塑料制品的问题,还节约了工程造价。
安全管理网络化、迹地化
指挥部要求各参建单位安装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吉高集团管理系统”进行实时上传,利用“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对现场作业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强化各从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在安全生产方面推行“迹地”管理理念,明确要求各参建单位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留下痕迹,按照制度规定频次和内容要求,以制度建档并落实,使内业资料完整、规范,可追溯。
关注周边,方便百姓,促民生
高速公路的修建势必会对沿线周边村民产生影响,指挥部本着“主题”观念,一是针对排水不畅的问题,多次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同榆树、扶余、松原宁江区地方交通部门对延线水系的走向进行逐一排察,及时解决了高速公路周边村民的水淹地问题,减少了周边村民的经济损失;二是通过增设改道和农耕道,解决沿线20多个村屯村民出行及农业生产问题。9月8日,应扶余市政府的请托,为方便百姓,在扶余连接线终点处铺设约29500平方米的沥青路面,解决了周边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三是调整了声屏障的材质及颜色,采用真空挤压成型的轻质混凝土材料,既保证声屏障的强度、耐盐腐、吸声和隔声等性能,又在颜色上采用了清水打磨的无缝通体绿色和水泥复合板原色,让行车人感觉舒服;四是对景观设计进行优化,选取四平以北的苗木及树种,提高苗木成活率,对树种进行合理搭配,提高整体美观性,对未做设计绿化的部位及时进行设计变更,增加了绿化面积,使高速公路与周边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出行者体验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美好感觉。
较好地控制住了防护工程的质量
公路工程的防护工程往往不被重视,一般均由当地乡镇劳务来做,被各类“能人”承包,各项目管理层一般都有干完就可的思想,实际结果是“边干边扒”、“边扒边干”,“干的比扒的快”。针对以往的“坏惯例”,指挥部从工程开始就严控施工质量,提出了“免扒”防护工程的目标,用经常检查、下牌处罚、质量责任连带、不合格坚决不予计量的办法控制。现在看效果良好,并得到了省质监站的认可。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