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以“共创中国质量,建设质量强国”为主题吉林省暨长春市“质量月”集中宣传咨询日活动在欧亚卖场举行。本场活动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和长春市政府联合主办。
全国“质量月”活动始于1978年,旨在每年集中一段时间,确定一个主题,围绕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月互动,从而提高全面质量意识,推动质量振兴事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目前已开展了41届。
41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质量月”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参与企业和群众日益增多,已经成为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推动质量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活动现场
活动当日,现场设立了质量技术基础服务台和咨询服务台,面向广大市民开展质量宣传、发放质量宣传资料、普及质量法律法规,同时,对我省市场优秀企业及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宣传。以此拉近与市民朋友们的距离,掀起全民共创质量的热潮。
中国吉林网在采访中了解到,质量月期间,市场监管、工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等9个部门还将从质量整治、消费维权、质量服务、质量提升、改善营商环境、质量宣传等方面,筹划安排五个系列数十项质量活动。其中包括组织力量深入一线,聚焦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的关键风险点,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守质量安全底线;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广应用先进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模式,围绕消费者关切的质量指标,有针对性地推动产品和服务质量提档升级;以汽车、农业机械、儿童用品、电子电器等消费品为重点,加强产品召回宣传,增加社会认知度;支持基于商家联盟的商圈服务标准化建设,规范引领商圈商家为消费者提供公平、放心、可追溯的服务和规范化消费环境;组织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针对百姓关切的“身边质量”,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联合执法打假,提振百姓消费信心;组织规范旅游、商贸等领域价格行为,开展12315等投诉举报热线和平台整合宣传,加强消费教育引导,督促经营者诚信自律、规范经营;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开展质量主题宣传活动,挖掘宣传一批质量提升典型,曝光一批百姓关心关注的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违法案件,提升消费者质量维权意识。
活动现场
据悉,我省自2012年起,开始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是全国开展质量强省建设较早的省份之一,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省质量发展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具体来看,一是组织推进机制不断健全。2012年7月,省政府印发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意见,随后建立议事机构,质量发展工作被纳入“十三五”规划。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及多个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文件,并以省政府名义多次组织召开推进质量强省战略工作会议。市县政府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质量强市、质量强县之路,延边州在东北地区第一个获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称号。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及专家学者、消费者也都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质量强省建设。
二是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24部门联合监管,比国家层面多了8个。突出药品、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实行全覆盖、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校园周边、农村市场假冒伪劣食品,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行动,集中整治保健食品市场乱象,推进“明厨亮灶”改造工程和“寻找笑脸就餐”活动。万台设备事故率和人员死亡率连续多年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加强重点工业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强化网络市场、虚假违法广告、传销直销等重点领域市场监管。
三是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全省通过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社会责任、能源等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达到5641户,导入卓越绩效、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式方法的企业达到780户。2018年我省产品国家联动抽查合格率为94.4%,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5.7%,药品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7.4%,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新开工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占生产总值的41.9%;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均达到二级标准,主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7.9%,全省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总体稳定、持续向好趋势。
四是质量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4年,我省投资4.4亿元建成了占地10万平方米的吉林省质量技术检验检测研究基地,为集质检、计量、特检、纤检、技能培训于一体的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和综合性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同时承担质量分析、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一体化服务,也是推进质量强省战略的重要技术支撑。长春、延边等地也在积极搭建区域领先的质检、计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2个县级局(含双阳、江源)均建有检验检测机构。在标准化方面,我省共制定地方标准2419项,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350项,承担国家级标准化技术组织12个,在汽车、轨道客车、遥感卫星、人参、试验机等领域已经拥有重要话语权。在认证方面,通过各种自愿性认证企业7628户,获得证书18057张,食品安全领域良好农业规范(GAP)、有机产品认证等国内外高端市场的准入认证和注册工作也在持续加强。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