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农村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辽源市东辽县把美丽乡村建设贯穿于“三农”工作始终,将绿色发展视为发展的基本取向,通过卫生环境治理、乡村绿化、美化、道路硬化等各项工作,来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整改与社会发展有机的结合。
日前,记者走进东辽县的辽河源镇公平村,安石镇朝阳村和金洲乡双福村,感受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开展乡村“厕所革命” 计划改造1700户
“臭气熏天、苍蝇成群、无从落脚”,曾是农村如厕的真实写照,旱厕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东辽县辽河源镇公平村村民的住宅
当记者走进辽河源镇公平村,看到如今该村的旱厕都在陆续取消,如今农家的厕所都已搬到了室内。在公平村村民家中,记者看到,室内卫生间里面不仅贴上了瓷砖,同时还改成了坐便式冲水洁具,冲洗后的污物会被冲到院内的化粪玻璃钢罐体内进行池底发酵分解,既干净又整洁,同时为“农家园”提供绿色生态肥料。
村民家周围的化粪池排风口
在具体实施中,东辽县严格落实省县两级财政对每户的补助,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施工企业。同时,各乡镇都严格按照全县统一的原则来实施旱厕改造,2017年全县计划对1700户的农村厕所进行改造。在施工中,东辽县有关部门将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每村每户、每个工序都严格监理、质量达标。让群众改造的厕所用着放心、用着安心、用着舒心。
每年投入3000万 两年打赢垃圾治理攻坚战
“泔水开门泼,垃圾随处扔”曾是农户多年养成的习惯,“脏、乱、差”曾是农村生活环境的写照。
东辽县金洲乡双福村农村生活垃圾清运
如今当记者来到金洲乡双福村看到,每相邻十户农家就有一个垃圾周转箱摆放在道路两侧。乡镇还农家院外张贴了宣传标语,把以往大家随意丢弃的室外垃圾堆进行了清理,使农村道路的路面和路缘处更洁净。
东辽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今年以来,东辽县重点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2017年4月东辽县开始申请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试点县,并于6月份通过评审,现有17个村成功入围吉林省生活垃圾治理试点村。
东辽县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的形式,加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中标公司吉林省康洁智慧环卫工程有限公司现已为全县13个乡镇和233个行政村屯提供村屯保洁与连村路保洁服务,在区域内为每十户配置两个垃圾箱、每百户配置一名保洁人员,保洁人员大部分是村里的低保或是贫困户。并且在每个乡镇配备三台垃圾清运车和一台密闭的垃圾转运车。
现东辽县区域内村镇的日常生活垃圾己达到日产日清,垃圾分类处理。垃圾的分类处理是通过鼓励保洁员,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分拣,吉林康洁免费把可卖垃圾送至废品回收站,使保洁员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享受一些额外的福利。吉林康洁通过此种方法,以保洁员所感所受,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自觉养成节能环保的“绿色”习惯。
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 创建幸福乡村
“美丽东辽,宜居朝阳”是东辽县打造的一个美丽宜居示范村,位于东辽县安石镇北部,金洲鴜鹭湖旅游度假风景区下游,是少数民族村,辖区内有7个自然组,其中朝鲜族人口点总人口的52%。全村主要以水田立体综合种养和畜牧业乌鸡养殖为特色产业。另外,还生产各类棉袜的轻工业。
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在建的朝鲜族民俗文化馆
随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美丽宜居村的建设,村委会一致通过,为有需求的村民,集体还为村民提供建房补贴。村路两侧都有修建了排水渠,在房前屋后也种植了果树。并在村中心区域建设文化广场,其中有四座文化楼即将竣工。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宜居宜行新农村
东辽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幅员218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233个行政村,1365个自然组,总人口36万。东辽河发源于境内,东辽因河而得名。近年来,东辽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改善人居环境的文件和会议精神,重点以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改厕、农村生活治理等方面为切入点,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1个、省级生态村2个、省级美丽乡村10个、市级生态村15个,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朝鲜族民居的样板间
从2011年开始至今农村危房改造成果显著,有5652户农户喜迁新居,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预计年末危房改造149户。实施农村公路春整绿化,恢复路肩1800公里,清回公路两侧预留地2万亩,栽植棉槐、波斯菊1.5万亩。
东辽县辽河源镇公平村全民参与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让东辽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吉网 吉刻APP 记者 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