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项目前期手续都是在一个窗口办理的,需要办理的手续,工作人员也都给我讲解得非常明了!”在通化市市政大厅记者见到了前来办理项目前期手续的马强,作为通化阿尔凯斯特(吉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的他告诉记者,项目前期手续的审批办理进度对整体项目工程至关重要。以前办理项目手续都是一个窗口一个窗口走,一个窗口一个窗口办理,所有手续全部办理齐全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17个项目手续中,我还有4个项目手续没有办理完成,但是工作人员承诺我在一个月之内都能办理完成。”说到剩下4个项目手续的办理,马强喜笑颜开。“现在大厅派专人给企业代办项目手续,企业连自己办理的过程都省了,为企业也节省了更多时间,相比先前办理项目前期手续变化真是非常之大。”马强感受到的变化正是通化市放管服办公室“五化”工作中流程集约化带来的成果。
去年以来,通化市软环境建设工作以“放管服”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只跑一次”这个关键点,通过清权、减权、沉权做好“放”的文章,通过治权、控权、严权加大“管”的力度,通过优权、合权、晒权提升“服”的质量,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机关效能,以“五化”擎举“放管服”改革新高度,使全市软环境工作迈上新台阶。
清单标准化。组织市编办、法制办、政务公开办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攻坚,坚持“三报三审三回”,从2017年11月24日开始,历时80天共梳理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329项(其中承接和新增112项、取消和暂停69项、下放42项、规范名称103项),权责清单2679项;首批梳理公共服务事项470项;第二批梳理“最多跑一次”实现了416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总计达到573项,其中“只跑一次”458项,“零上门”办理115项。从3月28日开始,又梳理“只跑一次”事项2552项,“零上门”办理567项,总计3129项。
流程集约化。以东昌区项目审批业务向市政务大厅集中为试点,区发改、国土、环保等7个部门、23项审批事项进驻市政务大厅,实现市、区投资项目审批“一地办理”。启动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改革,推行“联合审批、联合验收、代办服务、容缺承诺”。整合发改、规划、国土、环保、气象等16个部门的项目审批业务,变为立项、用地、规划、施工、验收5个环节,整合后审批申报材料大幅减少,一般项目50天内完成,特殊项目(国家安全、危险化学品)80天内完成。
放权集成化。先后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55项,向县市区下放行政职权2440项,其中向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委托、授权2278项,实现了企业办事不出区。为通化医药高新区增设3个内设机构,派驻6个工作组,配套开展执法、业务培训。
监管科学化。市级权力清单编码化管理逐渐推行。市、县、乡(镇)权责清单全部建立并公布,三级权责清单体系基本形成,动态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大力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健全了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实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发布企业诚信“红黑榜”,2780家单位(个人)荣登诚信“红榜”,245家单位(个人)被记入失信“黑榜”。
服务立体化。启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设置商事登记窗口7个、投资建设窗口4个、社会管理窗口5个、即来即办窗口6个、出件快递窗口3个、咨询服务窗口5个。推行项目代办,办事人和审批负责人“零见面”。引入邮政EMS快递业务,每年为企业和群众减少跑动2万次。推行“审批服务窗口无否决权”改革,解决行政服务受理环节“首问不负责”“简单粗暴拒绝”等问题。开通网上开证明服务,居民补领、换领身份证、驾驶证、牌照等实现异地办理,居民水、电、气缴费开通了手机微信客户端,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吉网 吉刻APP记者 刘振国 实习生 王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