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军与记者对话
古汉语中,对“者”字的运用很雅:奉命办事的叫使者,未剃度的出家人叫行者,跟随节奏扭动身躯的叫舞者,写文章的叫作者。
而在现代,用自己的独立构思和技巧、方法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人,又叫做创作者。
在长春市通化路的青怡坊,就有着这样一位创作者,他叫宋立军。
见到他时,他正在艾莎菲尔的阁楼上喝着茶,音响里放着巫娜古筝,音量刚好,和鱼缸里潺潺的流水声相得益彰。
巫娜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她曾把古琴拿到摇滚音乐会中演奏,这让很多人把她标榜为叛逆。
宋立军也差不多,头二十多年里,他都在做装修生意,如今却“半路出家”,搞起了水族造景,搞起了艺术。他的工作,就是将自然界秀美的景象微缩营造在鱼缸这样的局限空间内。
宋立军看着自己的作品内心满足
宋立军的“两个世界”
“以前我没机会把它变为现实,但现在有了。”——宋立军说的这句话像极了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励志台词。而如果你见到宋立军本人,你也会意识到,他和他现在的职业,拥有绝对反差。
没有头发、浓眉大眼、身体强壮……一个看起来粗枝大叶的东北汉子竟然干起了造景这样的“针线活儿”。当然,也正是这样的细致入微,使他在行业内干出了名堂,连称呼都从“老板”变成了“老师”。
“我很适应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即使这样的转换是跨行业的。”宋立军是侦察兵出身,这也意味着即使是现在,他也有军人身上特有的坚持。
“以前的行业不景气,这也倒逼着我去做喜欢做的事,这样也挺好,而且一点也不觉得累。”宋立军斟满茶杯,笑着说。
宋立军造景时种植水草
在设计水草的位置
的确,开造景馆这一年多时间以来,宋立军告别以往的工作模式,甚至连生活状态也大不一样:变得整日与沉木为伴,与鱼虾为伴,更与心境为伴。他说从选木、植草、灌水的整个“开缸”过程,每一个步骤都印刻在自己脑子里,他喜欢这种天马行空的创作感觉,尤其是把鱼水天地的美感都浓缩在一个小小的鱼缸中,“就是把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和你的想象结合起来。”
“我想到的事情我必须去做。”宋立军喝了口茶。他说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对待水族造景,他有“不完美不行”的强迫症。他不会随随便便地胡乱搭配,他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创造美,如何让人接纳美,也就是达成关于美的共鸣,“这可能和天赋有关,太多人放弃了自己的天赋去做其他的工作,就像我们总是彼此羡慕对方一样。”
“自然界里没有什么是故意雕琢而成的,自然而然才是美的。”宋立军不喜欢刻意,当然,这从他对美的态度就能够看得出来。可令人疑惑的是,他构思和设计造景,又必须刻意完成,“因为我想呈现出完美的作品,它首先一定必须具备想象力,它一定依托现实,又超越现实,我只是把自然美的东西变得更美了。”
宋立军沉浸在创作思维里
经历了装修行业由盛到衰的转变,又从头做起了水族造景,宋立军有了新的起航,他说每当置身于自己的微型“海底世界”,他什么烦恼都忘记了。
“凡是我今天要经历的事,我就当成一次奋斗去做,因为我想让每一天都变的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宋立军感到特别幸福,因为他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同时他也说,当一个人的心灵、身体和精神都在并肩战斗的时候,幸福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是他从水族造景中悟到的。
他因此欣慰,更斗志十足。
记者手记:宋立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正是你花在你的玫瑰上的时间让你玫瑰如此重要。他在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在整个关于美的所有进程中,他付出时间和精力,也收获到了巨大的精神享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想这也是奋斗过程中感到幸福的原因之一。
吉网吉刻APP记者 路丰源 摄影 盛雪松 摄像 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