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吉林新闻

胸怀祖国倾心钻研 扎根沃土服务三农

时间:2018-06-12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科研创新团队以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菌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为带头人,团队由68名教师组成,其中科研骨干14名,是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团结凝聚的教师团队,承担植物保护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及5个本科专业建设任务。多年来,团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植根长白,将梦想扎根高等教育的沃土,以“依托资源优势,注重学研结合,打造特色成果”为理念,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探索形成了“一株菌、一只蜂、一棵参”极具特色的研究体系,用勤奋和责任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重大研究成果,填补了一系列国内研究空白,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笃志报国,爱岗敬业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科研创新团队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工作之中。团队中海外求学归国人员有21人,他们全部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植保事业,将心血撒播在吉林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做植保人,就要上得了山,下得了田,吃得了苦,流得了汗”,这是团队带头人李玉院士常常灌输青年教师的思想。团队教师坚持立德修身、甘于奉献、为人师表,教师党员达46人,人均扶贫下乡时间达80天/年,利用节假日接待来访农民1万人次/年。2012年,教师党员李晓副教授克服困难,常年奋战在中国援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第一线,在赞比亚坚持开展食用菌人员技术培训、推广及引种栽培等工作。人民日报以“中国院士让赞比亚人民全年吃上了蘑菇”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团队先后有20余人次被评为省、市、校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楷模、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勇立潮头,追求卓越

  始终瞄准世界植物保护科技前沿,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已经成为吉林农业大学植保人攻坚重大科技成果的精神动力。“植物保护科研创新团队”在菌物资源保育与利用、赤眼蜂防治二化螟、人参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也得到了国际同行们的高度认可。

  一株菌——专业领域的领跑者。团队成员紧盯世界菌物研究的前沿领域,研究破解菌物产业发展遇到的重大技术关键问题,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一批具有创新性价值的科研成果。

  由于菌物专业的特殊性,科研人员要想获得突破必须要外出采集优良菌种,不断制作新的珍贵标本。到目前为止,他们深入到全国所有省区开展菌物资源普查,经过深入研究、鉴定与系统评价,构建了全新的菌物系统分类体系,率先对粘菌纲所有目中的重要的科、属、种进行超微结构、个体发育、化学成分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从本质上探讨了分类单元的亲缘关系及主要类群间和其他生物间的系统学关系,使我国的黏菌研究居于世界前列。同时,提出了菌物多样性的“一区一馆五库”保护体系,并在四川雅江、甘肃祁连山、安徽金寨、福建武夷山、中朝和中俄边境等地实践。建成了位居国内前列水平的菌类种质资源库,保存3万余份菌物标本。在菌物资源上,发表的黏菌占世界已知种的2/3,数量达400余种,并结束了此前尚无中国人命名新种的历史。出版了国内外独有的“目”一级专著2部、该领域第一部英文专著和《中国真菌志—黏菌卷一、二》、《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等志书。这些基础研究,不仅保护了种质资源,挽救了一批濒危物种,维持了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更为进一步评价、利用、开发菌类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应用研究方面,深入推进作物秸秆基质化利用研究,选育适应东北地区栽培的玉木耳、玉珊瑚等食用菌新品种40余个。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菌物学会首届戴芳澜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

  一只蜂——粮食产业的守护者。以解决东北粮食主产区玉米、水稻及大豆等主要农作物虫害绿色防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方向,研究和应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等方面成果显著,工厂化生产等相关技术研究及成果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居领先地位。

  一棵参——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以提高我国人参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吉林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人参有害生物安全防控和安全优质生产标准体系,先后主持制定了行业标准2个、地方标准25个并颁布实施,填补了国内无相关标准的空白。

  团队承担“863”“973”计划等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380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2.77亿元。发表SCI论文104篇,核心以上论文701篇,出版著作34部,授权发明专利42项。2017年,“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是省属高校中首批获批立项的团队。

  扎根大地,服务“三农”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科研创新团队秉持科技报国理想,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围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研目标,团队成员做了大量研究与探索。多年来,李玉院士带领植保团队,扎根在生产一线,抱着服务三农的思想,满腔热忱的把对真菌学、黏菌学、植物病理的研究,延伸到与国民经济结合紧密的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领域,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李玉先后主持科技部973、农业部948等科研项目40余项,带领学生筛选和驯化、选育出适宜东北地区气候的玉木耳、玉珊瑚、白阿魏菇、雪茸等45个珍稀蘑菇品种;创新和改进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项关键技术,尤其是对北方6个主要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和体系进行了总集成和全面创新,解决了北方食用菌发展中的工程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国家“南菇北移”的食用菌发展战略。

  每年三四月份,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科研创新团队都要深入到白山黑水的田间地头、菇棚车间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每到这个时候,周围的菇农似乎是过节一样,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的是听科技人员的一堂课。每当这时候,李玉院士似乎忘记了疲惫,似乎又变得年轻了,讲起蘑菇种植技术是滔滔不绝。几毛钱的菌苗种到地里就可以变成几元钱的蘑菇,当地农民笑着说李玉是让他们在蘑菇地里“捡钢镚”,尊称他为“财神爷”。多年来,植物保护团队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辐射带动菇农3万余户;累计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5000多万亩,挽回粮食损失30多亿元;建立人参有害生物安全防控示范基地10个,净增产值2.05亿元。

  更难能可贵的是,从2011年始李玉院士团队承担了中国援建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技术服务工作,引进了金针菇、平菇等三十多个蘑菇品种,手把手教给赞比亚农民食用菌生产技术。如今接受过培训的赞比亚学员,都在自家土地上盖起了蘑菇大棚,甚至成立了蘑菇种植协会。“之前我们家在一个小房子里种植蘑菇,5个月后,我们已经盖起了一间80平方米的大房子,我们确实赚到钱了。”中国援建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毕业学员祖鲁夫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李玉院士团队承担技术服务期间,该示范中心取得了可喜成绩,受到国家商务部的高度评价。2014年6月21日,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赞比亚访问期间专程到示范中心进行了视察,看望慰问技术服务人员。2016年3月22日,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对赞比亚正式访问期间,再次考察了中国援赞农业示范区,对李玉院士团队的援非技术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以“中国院士让赞比亚百姓全年吃上了蘑菇”为题,对李玉院士团队做了专题报道。吉林日报以“农科之花绽放铜矿之国——吉林农业大学援建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建设纪实”为题做了专题报道。令人激动的是,吉林农业大学代表国家援建的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是“南南合作”的典范。

  育人为本,成果卓著

  除了科研报国、服务社会外,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中,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科研创新团队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用心用情呵护青年学子的梦想。团队坚持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己任,表现突出,在李玉院士和高洁、逯忠斌、史树森、王琦等教授带领下,潜心教学研究、课程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形成了院士带头,教授们率先垂范,亲自上讲堂的氛围,以自己的知识和品德为教书育人尽心尽力。李玉院士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级植物保护系列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主讲的《走进多彩的蘑菇世界》是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尽管李玉院士已年过七旬,仍然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站立课堂,连续讲课3节,俨然成为了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听过课的老师和学生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院士给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堂堂触动心灵的思想教育课。团队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大植保学科布局;以植物保护为优势,菌物学、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格局;拔尖创新型和应用创新型并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上世纪80年代,团队就挑起了建设我国第一个菌物专业的重担。尽管困难重重,任务繁重,但还是在较短时间内在吉林农业大学设立了菌物学、菌类作物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率先在全国建立第一个应用生物科学(菌物方向)本科专业,在国内率先创建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唯一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吉林农业大学成为了我国菌类作物教育的起点,成为了我国菌物人才培养名副其实的摇篮。

  近年来,团队的老师们倾心执教、锐意改革,鼓励同学们坚韧不拔地追求梦想,并助推无数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学生们的创新实践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创新活动参与率达70%以上,在国内外科技创新比赛中捷报频传。指导大学生成立了“昆虫学社”“蘑菇爱好者协会”等省内知名的科技社团,获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国家奖3项,省级金奖4项、银奖3项。

  植物保护专业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第一批卓越农林拔尖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首批“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本科生考研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两位教师被评为国家和吉林省教学名师。

  人才辈出,继往开来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科研创新团队中具有博士学位58人,高级职称43人,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在团队建设中,李玉院士把握总体研究方向,高洁、王琦等科研骨干负责规划和组织实施团队的队伍建设、学术发展,发挥凝聚作用。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充分调动和激发建设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健全,强化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为青年骨干教师发展搭建高起点平台,整体提升团队教学科研能力。团队青年教师和学子形成了“人人争先、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和“立足积累、努力耕耘、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中青年教师成长迅速。作为团队负责人,李玉院士秉承团队光荣传统,不遗余力地提携青年人。在他的力主和倡导下,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奖励激励机制,构建起多层次、分段式教师成长发展路径,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和创造空间。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宋慧被评为国家优秀教师;王琦、刘淑艳、高洁等被评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臧连生入选科技部万人计划,刘朴、张波、付永平等青年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团队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是全国植物保护学科中唯一同时获得这两项荣誉的团队,还被评为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吉林省专利示范培育团队。团队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32人,交流合作、协同创新,为团队的长远发展构建平台,储备力量。

  真理追求无止境,探索真知永远在路上。李玉院士团队几十年如一日,执着追求,潜心攻关,演绎了一段段不朽植保传奇;他精心育人,无私奉献,培养了一茬茬祖国栋梁之才;他投身产业,挥洒汗水,推动了一批批企业升级发展。他以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学家平凡而伟大的精神风貌。在党的十九大加速“双一流”建设,吹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之际,李玉院士正带领朝气蓬勃的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科研创新团队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瞄准世界植保科技前沿,加强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努力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吉网吉刻APP记者王晓东

  • 上一篇:吉林东北虎开启“以赛代练”模式 热身赛76比64胜深圳
  • 下一篇:多情端午,大美吉林 小长假让我们尽情撒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