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3日讯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一句乡音“激活”的是对家乡的特有情愫。5月20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世界各地的江苏人汇聚一堂,扬子晚报启动“一生一世江苏人声音图书馆”项目,以方言为切入点,聚合江苏的名人、名文、戏曲、诗画等文化元素,同时在新媒体上创建平台,鼓励网友用方言参与。项目自4月20日启动以来,共有24位江苏“大咖”参与其中,扬子晚报新媒体矩阵传播总量已近千万,目前“声音图书馆”里的“馆藏苏音”已有万余条,包括江苏十三个市的各地方言。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琳
留住方言,就是留住我们的根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人不管走多远,一句熟悉的乡音,瞬间就会将模式切换到儿时记忆。江苏自南向北有吴方言、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差别很大。但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在不断萎缩,这也是“声音图书馆”创意的初衷——留住方言。
为增加“声音图书馆”的吸引力,我们邀请了江苏各界名人大咖用他们的方言来朗诵有关江苏的文学作品。如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是昆山人,他用昆山话朗读陆文夫写苏州人的作品;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用无锡话朗读杨绛家信;作家赵本夫是徐州人,他用徐州话朗读他写自己家乡的作品;书法家管峻用滨海话朗读鲁敏的作品……名人领读既是一种示范,更是一种号召。因为“声音图书馆”的建成除了大咖的领读,更需要广大网友的加入。为此我们设计了便捷的参与流程,参与者可在听完大咖领读之后,选择所属的方言区域,用自己的方言来朗读同一段文字,轻松上传,并可分享出去,邀请朋友一起来“说方言”。
“声音图书馆”通过扬子晚报的报纸、网站、APP、微博、微信全矩阵、QQ订阅号、今日头条号,形成了全媒体传播,发布第一天微博阅读量就超过了20万,扬子晚报扬眼APP浏览人数6万,网页专题浏览人数超过9万。
名人说方言,带来意外的“笑果”
江苏英杰辈出,而我们选取领读对象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家乡话说得地道不地道。有些名人普通话相当地道。《我的兄弟叫顺溜》的导演花箐是淮安人,他选择朗读汪曾祺的《萝卜》。花箐说,之所以选择《萝卜》,因为这篇文章勾起了他对家乡的记忆。因为文章中写道:后来我到天津吃过青萝卜,总觉得淮安青萝卜比天津的好。“小时候进入澡堂洗澡,一瓣青萝卜可是必备品。” 花箐告诉记者。
不少大咖对方言的认知,也往往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作家赵本夫谈到,徐州方言中就保存了很多古语,会把“喝酒”说成“治酒”;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副总裁周兆呈也提到宿迁方言中会带古语字根,如“我喜欢你”会说成“我欢意你”。他认为方言本身甚至会体现出地方的“性格”,比如南京话说起来就很豪爽,还有点“匪气”,一句“多大事”包含着一种人生态度。
当自带光环的名人突然用土土的方言来朗读文学作品,这种反差会带来一种意外的“笑果”。
定居美国的姜堰画家曹俊,用一口纯正的姜堰土话朗读了汪曾祺的作品《紫萝卜》,他告诉记者,这段录音在他的朋友圈转疯了,大家觉得太好玩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骆冬青用沭阳话诵读的李清照《夏日绝句》,仅在扬子晚报新浪微博上跟帖就有70多条,“原来小大锅是沭阳人啊”,“听起来好亲切”。
方言大展示,网友跟读“创意百出”
由于同一段文字,参与的粉丝们可根据自己的方言进行不同演绎,呈现出来也是创意百出。如李鸿良朗读陆文夫写苏州人的作品,其中有一句是说“要不要给你两个耳光”,有南京网友就直接用南京方言发挥成了“刷不死你”,还有人自我发挥加上“我滴个乖乖”。领读加上跟读,整个汇成了江苏各地方言大展示,成为名副其实的“声音图书馆”。而参与这项活动,网友们也感慨,家乡话虽土,但亲切、有趣、有内涵。有的作品本身就带有当地的方言词汇,像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就带有不少常州本土方言,这让常州人读起来分外亲切。大家发现,当方言和文学结合的时候别有一番味道,“声音图书馆”项目唤起了这份属于江苏人的文化自信。
采访一波三折,背后故事让人感动
“声音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采访名人,录制声音。很多名人都是空中飞人,尤其是还要专门抽出时间录制声音,记者只能见缝插针采访加录音。像击剑冠军仲满,一直在忙于训练,记者好不容易在苏州集训队“抓住”他,让他用海安话读了段余秋雨写南通的散文《狼山脚下》。对于扬子晚报的“声音图书馆”创意,大咖们纷纷点赞。“倘若真的失去方言,我们也就像大树失去了根基,扬子晚报的声音图书馆活动正是在保护我们江苏的根基,我要点一千个赞!”镇江方言代言人徐金龙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咖们对“声音图书馆”的重视以及严谨的态度。采访吴为山时,他正在巴黎参加活动,为了能用上最正宗的东台话,他硬是把汪曾祺写盐城的那段话读了7遍。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记者趁他回宁之际请他用滨海话朗读鲁敏的《思无邪》,以为交差了,没想到他电话打来,说发现有个字念错了,要重录,记者又奔过去,重录了三遍才满意。采访完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之后,记者特意带回了李鸿良准备的朗读文本,感动满满。原来在这段文字上,李鸿良精心地用荧光笔标注了三种颜色。根据他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他选择了用三种话来读,叙述性的语句用昆山话,头一个引号里用普通话,第二个引号里用苏州话。简简单单100个字,他像对待上台演出一般,下足了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