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达到820万,其中一些毕业生既不急着就业也不继续深造,成为“慢就业”一族,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择“慢就业”的比例达6.99%。
稍加分析不难发现,“慢就业”大致有几种情况:有的毕业生家庭和自身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不用为生计发愁,找工作时更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宁缺毋滥,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工作也不着急,等机会好了再就业;也有的毕业生在校几年没学到多少真本事,能力有所欠缺,找工作时四处碰壁,不得不在就业市场被动“剩”下;还有的毕业生实际上是“懒就业”,并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是不愿就业甚至不惜“啃老”,心安理得地逃避家庭责任及社会担当。
对那些更多考虑自己兴趣、爱好,不愿屈尊将就而主动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社会不妨给予适当的宽容和理解,由其从容规划人生、找到自己喜欢干的事。即便一些毕业生因为能力方面一时适应不了社会需求而选择“慢就业”,也不宜对其过多指责,而要尽量为他们创造继续学习、继续锻炼、不断提高的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慢就业”往往需要付出比较高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只能成为少数人的“奢侈”,不能成为多数人的任性。如果因为不愿面对社会、不想承担社会责任而故意“慢就业”,把“慢就业”变成“懒就业”,那就不应该了,需要高校和社会加以积极教育和引导。相对于过去在大学生毕业前才匆忙简单进行择业指导,高校更应帮助大学生从入学起就思考人生规划,引导和鼓励他们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珍惜用好求知求学的黄金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在反复试错中及早确立职业规划。同时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回头看”和跟踪服务,对“慢就业”一族予以更加积极的就业帮扶。
但是,也应当看到,在近年来出现的毕业生“慢就业”群体中,因为一时就业质量不高而暂时放弃就业、期待有好岗位时再就业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慢就业”,实际上是以时间换空间、以“慢就业”期待高质量就业。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提醒我们,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还不能提供更多满足新一代毕业生需求的高质量就业岗位。我们应正视毕业生对职业期待值越来越高的客观现实,并以此为契机,下更大力气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努力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来带动实现高质量就业,为毕业生提供更新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