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近日记者跟随团省委走访江苏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申报助学金的学生家庭,每位贫困学子背后都有一段艰难的成长故事,他们的青春中物质并不富裕,但所幸他们都有着不贫瘠的青春,面对贫穷和困厄,他们的人生答案远远比考分更加精彩。
“我多苦一点,妈妈就会轻松一点”
酷夏热浪滚滚,今年参加高考的邱李雅如已在句容市白兔镇上的红叶针织有限公司工作大半个月。
在红叶公司的车间里,记者看到18岁的邱李雅如,橡皮圈扎一个简单马尾,简单的黑色T恤和短裤,少了几分同龄女孩的色彩,眉眼之间却多了几分倔强。
她戴着蓝色口罩,坐在充棉机旁,一边踩动脚踏开关,一边将棉花充入手中的靠垫里。充棉机的噪音很大,记者吼着说话,她才能听到,漂浮的粉尘更让人觉得口鼻不适,但邱李雅如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这样的抱枕,她一天能装七八百个。”公司老板潘菊华直夸邱李雅如懂事,暑假来了6位高中毕业生,只有邱李雅如留下来。其他人每天带着耳塞,都说受不了。
工厂离家有一个半小时车程,雅如吃住全在厂里。装箱、贴标签、充棉各道工序都很熟练,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中午只有一个海带汤,但小姑娘也不以为意,说起打工经历,眼睛笑得弯弯。
“刚来第一天我可没经验了,先被分去装箱,我拼命装,该晚上发完的货,我下午就发出去。当天还好,第二天,我整个腰都直不起来。”邱李雅如说,现在回到宿舍,不管早晚,她都是直接躺下睡觉。“太累了,突然心疼妈妈,原来妈妈平时工作的累,上学时候还没有真正体会到。”
尽管累得不行,但工友们都知道,如果有加班,邱李雅如都第一个抢着去。她悄悄地告诉记者:“我辛苦一点,交学费的时候妈妈就会轻松一点了。”
省下伙食费给爸爸买棉袄
没有大伞,却更快奔跑。在很多初中生在寻求“减负”的时候,邱李雅如在那个年龄,就学会为家庭“减负”。
邱李雅如曾经也是一个小公主。在下蜀镇桥头村的雅如家,记者看到老照片上的她,戴着漂亮发箍,穿着公主裙,笑得很明媚。当年邱李雅如的父母很能吃苦,打工之余,还做起石粉生意。“我们还送雅如去市里上双语学校,6年拿了13张奖状。”雅如的妈妈王秀燕很自豪。
但厄运突降,雅如父亲的一场重病打碎这个家庭的安乐。2013年,他第一次大病,在镇江两次手术无效,病情恶化被转往南京大医院救治,医院要求必须做肝脏移植手术,费用高达60多万元。王秀燕倾其所有,不惜举债40多万元帮丈夫做了肝脏移植手术。
“当时整整一年我们没法管她,她自己学会烧饭做菜,随便吃一点就去上学。” 王秀燕一向坚强少语,但谈到对女儿的“亏欠”,泪水也止不住流出来。
“她初中一个星期生活费就十块钱,高中每个月也就一百块钱,她都花不完,有一年还省了一百五十块钱,给他爸爸买了一件棉袄。可女儿在最爱美的年纪,穿的衣服都是她自己网上买的,不过十几块钱,” 王秀燕说,“这次女儿考取的是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我们知道,她已经非常努力了,没上过一天辅导班,这次高考差了两分,没考上最理想的大学。”
父母陪在身边“最最幸福”
令雅如父母欣慰的是,尽管在黑暗中坚守,但她比同龄人更加阳光。记者看到,雅如家中墙壁斑驳,少有家具,但庭院到处是攀爬的蔬菜,还有十多盆花草,简陋但生机勃勃。
雅如也是这个家庭的阳光,说起女儿,雅如的爸爸一脸宠溺,“她会给我们讲朋友们的趣事,还有工厂里的事,吃饭时叽叽喳喳能说一个多小时。”
雅如告诉记者,与其说是自己乐观,不如说是爸爸妈妈的爱照亮这个家庭。
“第一次看到爸爸的病危通知书,我觉得我背后的一座山倒了!很难受很难受,我把自己关起来什么也不想,成绩直线下降。”后来,妈妈找女儿聊天,告诉她:“就算以后你父亲去世了,我们还是好好的,生活还是要继续。更何况,你爸爸还在,我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
“妈妈不识字,但这些非常简单的道理,在我听来,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雅如说,妈妈刚嫁过来就照顾瘫痪的婆婆和痴呆的舅舅,将自建的房子让给小叔子结婚,自家租低矮的房子住。但妈妈从不喊苦喊累,更不曾抱怨生活,总是尽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爸爸在上海住院时,妈妈腰痛得很厉害,只能让我到上海照顾,有次需要送爸爸的脊髓到另一个医院,医生说要赶紧送,夏天细胞会受伤,我一开始准备坐公交,后来找不到站台,我狠心打了车,到了医院科室都是老年人,我不好意思插队,轮到我的时候,化验室快下班了。”当时还没有手机的雅如想打电话问医生怎么处理,可门卫说手机没电,又问了一圈刷微博的阿姨,都说“手机没话费”。
“我当时真的好难受啊,好无助。”雅如眼里噙着泪水说:“回到医院后,爸爸冲我开玩笑,说你干嘛哭啊,大不了我再扎一针,一点都不痛好吗?可我看到那个针那么粗,没有麻醉直接扎进爸爸的背部,我明明看到他整个人抽搐着,那时候我特别心痛。”面对爸爸,雅如虽然笑得很开心,可心里很难过。
如今雅如爸爸的病情逐渐稳定,虽然每天还需做透析,费用压力很大。但雅如说:“虽然生活给了我很多挫折,但我也遇到很多帮助我的人,给了我们很多的爱。其实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已经是最最幸福的事情了!” 本报记者 杨频萍
本报实习生 许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