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7日召开“天堂苏州百园之城”新闻发布会,公布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端本园、南社通讯处旧址、尚志堂吴宅、全晋会馆、芥舟园等18处园林入选。至此,苏州累计有108处园林列入名录。“天堂苏州百园之城”苏州园林分布图也新鲜出炉,即日起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发放。
全力打造“百园之城”
南社通讯处旧址始建于康熙四十年,柳亚子自光绪二十四年在此生活24年;端本园始建于清乾隆初年,位于吴江区黎里镇中心街大观弄底;芥舟园由秦观后裔建于清乾隆年间,是苏州乾嘉年间小型地宅园林的代表作……第四批18处园林一经发布就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相比前三批名录,这批园林的“名气”普遍不大,不少连上了年纪的“老苏州”和苏州资深旅游达人都很陌生。
1997年、2000年,苏州先后有9座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国内拥有文化遗产单体最多的城市。“实际上,苏州的园林远不止这些,鼎盛时期多达250多处。”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局长陈大林告诉记者,但现存园林保护状况参差不齐,部分已遭到人为破坏或自然损毁。
根据苏州古城区历史普查数据:1959年存有古典园林91处,1982年存有古典园林69处,2007年仅存古典园林53处。2014年,苏州正式启动《苏州园林名录》编制工作,前三批名录共90处园林“挂牌”。今年2月,苏州市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天堂苏州百园之城”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列入《苏州园林名录》的数量要超过100处, 打造“百园之城”。
分类保护108处园林
苏州市姑苏区醋库巷44号,是清代古典园林——柴园的所在地。2015年柴园被列入第二批苏州园林名录后,由原所属单位苏州市教育局牵头,对园林建筑等进行修复,去年修复完成后作为苏州市教育博物馆对外开放,如今已成苏州旅游的“网红”目的地之一。
目前苏州108处园林,其产权性质83处为国有、4处属宗教产、21处属于民企或私宅。“由于保护主体责任不明,缺乏保护意识、专业力量、保护资金,保护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绿化建设处处长向华明介绍,这些年,苏州在不变更产权的前提下公布园林名录,由产权所有方担任牵头人,不仅能提高其保护积极性,还能给予更多的专业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
根据“天堂苏州百园之城”实施意见,未来3年,苏州将按照“全面保护、修复保护、遗址保护”三类模式,结合保护现状、历史依据、资金技术等因素,对纳入名录的园林实施分类保护、群体性保护。全面修复塔影园、可园、柴园、南半园、明轩实样、詹氏花园、顾氏花园、唐寅故居,对墨园、慕园、遂园、寒山别业等园林遗址进行保护。可园已在列入名录的第二年完成修复并向公众开放;收归政府管理的环秀山庄修整后,已于去年再次对外开放。
上个月,在日本福冈举行的2018亚洲都市景观奖终审会上,苏州市“天堂苏州园林之城”项目一举夺得“2018亚洲都市景观奖”,这是目前亚洲区域城市景观类最高奖项。
为私家园林配社会“管家”
“从这些年实际情况看,私有园林的保护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周祺林说,不少园主难免担忧会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或对外开放后人力物力等跟不上。
这次被列入名录的嘉树堂就属于个人,园主王惠康坦言,当园林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找到他时确实有顾虑:“有的苏州园林本身是宅院,一旦对外开放,游客来了以后,会不会造成损坏?”
王惠康介绍说,嘉树堂十多年前是当地一家小厂的员工住宅,还很破败。但他发现这宅子的房梁是明末清初的彩绘,院子里还有两棵300多年的蜡梅,于是下决心把宅子买下来修复。“我本身就是做园林建筑的,修复的时候把民国以后建的小屋、灶间都拆了,留出空间来做园子。”王惠康认为,若其他园子所有者,对保护没有专业技能和财力支撑,一旦历史瑰宝破损消亡将非常可惜。这次他想做一个表率,让更多私人园林与政府、社会携手,进行保护传承。
前不久,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面向社会招募苏州园林保护志愿者,短短几天就有200多人报名,其中不乏科研人员、大学教授、企业高管。经过多门课程的培训,不少人已通过专业考核,将为私有园林“量身定制”科普、监测、园林管理等服务。
本报记者 陈雨薇本报实习生 宗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