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江苏科学家历时两年在琥珀里发现“证据” 一亿年前昆虫已练就“伪装术”

时间:2018-08-23

扬子晚报讯(记者徐兢)提到动物“伪装者”,许多人脑海里蹦出来的就是变色龙。其实,早在1亿年前昆虫就练就了“伪装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历时两年,通过对36枚缅甸琥珀的研究,发现蛉类幼虫的伪装术是最奇特、最复杂的一类方法——“覆物行为”,即主动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物体来遮盖身体。研究成果8月22日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

蛉类幼虫看起来脏兮兮的,它把砂粒、植物碎屑、土粒等放在背上,乍一看和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就像穿上了迷彩服,看不清它的真实样貌。每次施展伪装术“代价很高”,它要花很长时间寻找各种碎屑,身上还要长出特别的毛,并且分泌粘液来携带这些碎屑,平时还要费劲背着走。

如此费力到底为了啥?南京古生物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王博研究员解释道:“民以食为天,它这么拼是为了方便捕食,同时也要防着蚂蚁、蜥蜴、鸟类和哺乳类吃它。”不过,在捕食压力不大的时候,它们就不会费力伪装,而是到处“裸奔”了。

昆虫伪装行为的起源目前还不清楚,该研究的意义是发现了伪装行为的“驱动力”。王博分析说,可能是在白垩纪,一些新的捕食者出现,比如蚂蚁、鸟类,给了它们很大压力,为了生存它们学会了伪装术。对于它背上带有软毛,此前科学家都是根据经验推测说有软毛应该是用于携带伪装物,表明有伪装行为,但一直没有定量证明。这次的研究成果“坐实”了这点,也是最早的蛉类幼虫伪装行为的证据之一。

现在的蛉类昆虫仍然传承了“老祖宗”的伪装术,学术上称为脉翅目昆虫,比如草蛉、蚁蛉、蝶蛉等。南京最常见的就是草蛉,常被误认为是小蜻蜓。

  • 上一篇:“低头族”玩手游丢了钱包“战斗不止”浑不觉直到被“喊醒”
  • 下一篇:盗采江砂60万吨 被判赔412万修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