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 最好的未来:亲情陪伴成长

时间:2018-08-29

图为现场儿童合唱《最好的未来》。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摄

“过年后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爸爸,太开心了!”说这话的,是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李寨10岁的孩子史志辉。

28日上午,由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省民政厅、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江苏地区首场宣讲活动,在中建七局南京融侨G18项目工地举行。

中建七局实地走访项目职工的留守儿童,选取5名有代表性的留守儿童,来宁与父母在工地团聚。史志辉就是其中的幸运儿。

史志辉的爸爸在项目工地当保安,每年只有春节才回家与妻儿团聚。史志辉说,每次被同学欺负时就特别想爸爸,希望爸爸为自己出头。当天被中建七局邀请到南京,史志辉激动得一夜没睡好。

和史志辉一样兴奋的,还有安徽滁州的廖婷婷姐妹。廖婷婷的父母都在工地,姐妹俩在老家上学,平时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因为想爸爸妈妈,婷婷晚上经常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虽然爸妈已为姐妹俩准备了很多学习用品,但廖婷婷说:“坐车来南京看爸爸妈妈是开学前收到的最好的礼物。”面对记者,她许下愿望:“希望有一天爸爸妈妈能一起送我上学!”

“爱放在手心,跟我来,这是最好的未来……”在宣讲活动启动仪式上,难得与父母团聚的孩子们唱起《最好的未来》,稚嫩的歌声感染着现场200多位工友。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下这少有的温馨时刻。

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工友,这些来自河南、山东、四川、苏北等地的打工者中,超过九成明确表示自己基本上过年才回老家。来自河南的钢筋工郭师傅说:“除了过年,平时只有家里有重要事情才会回去。来往路费,加上要给亲戚带礼物,回一趟家起码花费1000元以上,开支太大。”

难得回家的结果是大量留守儿童的产生。很多孩子只有春节才能看到爸爸妈妈。“现在留守儿童产生的一些问题,包括犯罪,可以说与他们和父母的长期分离有关。”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多年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爱武说,父母的关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0~3岁、7~8岁、13~14岁三个重要时期,非常需要父母的呵护。除了学业指导,孩子生活习惯等基本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父母。孩子遇到问题时没有有效的沟通对象,便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向他们提供心理辅导,会对其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一定要让家长认识到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当天,现场聆听陈爱武的《如何履行家庭监护主体责任》讲座后,江宁融侨G18项目的农民工姚若飞若有所悟。“我是孩子法定监护人,监护照料孩子责无旁贷。以前就想着为孩子苦钱,以后我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心照顾孩子。”

活动中,工地现场全体职工代表和工友们共同发起“我是法定监护人”的集体倡议。“我们要切实履行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强和孩子的亲情沟通,要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照料未成年子女……积极配合政府、学校做好留守子女的安全管护和关爱帮助,呵护留守子女平安健康、快乐成长!”

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提醒工友,无论工作多忙多累,都要把孩子放在心中,平时多利用网络、微信等与孩子沟通,多了解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确保亲情关爱不因外出务工而隔断,不因距离遥远而减弱。“再好的政策也代替不了父母对孩子的亲情。”

江苏是农民工大省,目前在苏务工半年以上的农民工超过1000万人。去年和今年,省政府连续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列入年度民生实事工程,实行目标管理。截至7月31日,全省共有农村留守儿童198614人;无人监护儿童从两年前的3944人减少到0;为5167名无户籍儿童进行户口登记,帮助426名失辍学儿童返校复学。

“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将在中建集团承建的100个在建项目工地举行。中建七局工会副主席赵海云说,公司将从关爱工友的现实出发,督促工友多与家人联系。同时公司也会为留守儿童给予生活上的救助,精神上的关怀,学习上的帮助,促进工友们的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陈爱武呼吁,除了提高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认知能力和监护责任意识,全社会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创造条件让孩子与父母相聚,如提高劳务输出地区的就业机会,让农民工在家门口轻松就业;提高打工地城市公办学校的吸纳能力,取消随父母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各种限制条件,让农民工子女在父母打工地轻松入学。

本报记者 黄红芳

  • 上一篇:“法官爸爸”家书感动朋友圈
  • 下一篇:农资科技博览会下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