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观展。
和自己的作品合影,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特警专业的学生张恒很自然地站得笔挺的。
9月27日起,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碑主峰东侧碑廊,展出了一批由当下的年轻人创作的“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题美术插图、剪纸作品展。雨花台长眠的英烈们,就义时平均年龄还不足30岁,这次由南京市文联、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主办的作品展,也鼓励大中小学生参与,于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特警专业的学生、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帅气小伙子,甚至中小学生,也纷纷拿起画笔、剪刀“刻画”英烈精神,借由这个展览,感受、学习英烈们的精神。
李昊灵的两幅作品
年轻人的插画展:画不尽的感人事迹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参与主题创作,这次展览除了邀请省内外艺术家之外,还收到了许多大、中、小学生的投稿。来自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以及南师附中、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等十余所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
插画展的部分作品来自今年年初南京市美协组织的在宁9所高校70多位大学生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创作采风的征稿,学生们参观了雨花英烈的图片和实物,了解他们的事迹,共有作品315件,最终评选出参展作品88件,获奖作品38件。
一等奖的作品叫《探望赵一曼》,作者为赵芃。“我的作品描绘了赵一曼住院的情形。”赵芃说,赵一曼不幸被敌寇抓获,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重伤的她送到医院治疗监视,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一切机会对护士进行爱国思想教育,最终获得了护士的同情和支持,帮她逃离魔掌,可惜后来她再次被捕。“赵一曼临死前曾遭受日军老虎凳、辣椒水、电刑等种种酷刑,受尽了折磨。”
了解到这些故事的赵芃在创作时非常感动,她说:“年轻一代应该学习英烈们的精神,拥有坚定的目标,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不能虚度青春。”
“《紧急会议》讲述的是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八七’会议。”作者韦欣雨告诉记者,1928年,晓庄师范建立了中共党、团组织,领导学生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10位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学生先后被捕,同年8月至10月间相继牺牲于雨花台。他们平均年龄还不足20岁,其中最小的袁咨桐牺牲时只有16岁,国民党为了枪毙他,还把他的年龄改大了两岁。
“我站在纪念馆里,好像与雨花英烈之间进行了一场‘青春的对话’。”韦欣雨说。
深受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影响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年教师李俊言有3幅作品参展。他认为,不管什么样的场景都不如纯粹的、坚定的眼神能打动人,因此,他选择了用头像作为反映雨花英烈精神的载体,创作了罗登贤、恽代英和邓中夏3位烈士的头像。
年轻人拿起剪刀和刻刀,“刻画”英雄
“我剪的是成贻宾、何宝珍、冷少农、郭凤韶4位烈士的头像。”展览现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长相秀气的小伙子李昊灵对记者说。
李昊灵学的设计专业,有空时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方林学剪纸,他同张方林工作室的多位学生一起参与了这次展览征集。
“我给每位烈士的作品配了不同的植物,象征他们坚贞高洁的品质。”李昊灵说,成贻宾的头像旁配的是牡丹,何宝珍配的是菊花,冷少农配的是松树,郭凤韶配的是梅花。他还在每位烈士的下面配了一句话,这些话是他们被囚时用来鼓励自己和狱友的话语。
“比如冷少农。”李昊灵说,冷少农是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共产党员,1932年,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屡遭破坏,冷少农的工作更加危险,他却利用一切关系,设法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他是3月在南京被捕的,其间中共曾多方营救,但因为案情太过重大而没有成功,6月他就牺牲了。非常可惜。”李昊灵刻下了冷少农在狱中的一句话:“军阀残暴必败,革命事业必成!”“这句话表达了他的心声,在当时是非常有呼吁意义的。”
他创作郭凤韶的头像时最有感触。“我看她的资料,发现她也很喜欢画画,她曾经画过《红梅图》等一系列作品,还曾经用‘热血铸就红梅开’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同样喜爱绘画的李昊灵说,他曾上网找过郭凤韶的《红梅图》,但已经没有全版的了。“她离开时是19岁,在这花样年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由于剪纸艺术的特殊性,每次作品剪下来后都会是两幅,李昊灵便将其中的一版拿来参展,另一版自己珍藏起来,“作为对这4位英烈的崇拜和景仰,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激励。”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张恒和朱赫也是参展作者。两位特警专业的学生,英姿挺拔,因为喜爱剪纸,他们参加了学校开设的剪纸选修课,之前两人都来过雨花台参观,对英烈们一直怀有景仰之情。
张恒用青松、云彩和山脉象征烈士们挺拔、坚韧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朱赫用和平鸽、橄榄枝表达了英烈们对于斗争过后和平到来的向往。
另有剪纸传承人李赣宾的作品《爸爸》参与展览。他曾多次带家人来雨花台烈士陵园实地创作,被烈士李耘生父子的事迹打动了,李赣宾就和自己的儿子合作,用景仰之心创作了作品《爸爸》,表达对李耘生烈士的愐怀和哀思。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也是雨花台红色文艺创作基地“烈士纪念日”展示周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将至10月8日。
通讯员 蒋灿灿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孔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