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俩的第一张合影。
女儿戴上了红领巾。
1998年父女俩照片拼贴的“合影”。
如今三代同堂的合影。
连续38年父女俩在同一位置合影,这是镇江市民华允庆的特殊家庭档案。一张张相片如“延时摄影”,记录下女儿长大、父亲渐老的光阴,也在不经意间折射出改革开放进程。
第一张照片是1980年8月26日,女儿1岁生日时,华允庆的妻子以镇江名胜金山寺和山下塔影湖为背景,为父女俩拍下的首张合影。第二年同一天,父女俩又在此合影。“两张照片放一起对比,一年间孩子长大不少。”于是华允庆有了每年来拍一张合影的念头。就这样,照片上父女俩身高渐渐接近,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又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
在这些照片中,有一张严格来说并非“合影”。1998年,女儿赴日做交换生没法在生日那天赶回。于是华允庆让女儿拍照寄回来,将其与自己去“老地方”拍的单人照细心拼贴到一起,照片将身处异国的父女俩联结到了一起。
时光在华允庆眼角刻下痕迹,也在色彩愈加丰富的照片上留下印记。1991年前,华允庆拍照时多穿工作服,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父女俩衣着变化越来越多。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合影时华允庆特意穿上有祥云图案的运动衫。“现如今满大街都是服装店,我女儿也喜欢给我买,说要把爸爸打扮得年轻点。”华允庆说。
1980年时,照相机还是家庭的“大件”,拍照也是很郑重的事,一卷36张的胶卷要两三个月才会拍完。“当时一卷胶卷大概3元,冲印出来要十几元成本,我那时工资也就30多元。”作为摄影爱好者,华允庆手中的相机换了七八个。拍第一张父女合照时,用的是国产海鸥120胶片机。用了两代胶片机后,2002年前后,华允庆换用卡片机。
拍第一张合影时,金山公园还在镇江市区边缘,如今已成为繁华的市区。1980年时,塔影湖周边杂草丛生,颇为荒凉。此后,湖堤、环湖步道、湖边绿化在多次改建中完善。“早年湖水很浑浊,现在重视环保,水质越来越好,已是我们镇江的备用水源地。”曾在规划部门工作的华允庆说:“以往规划一个小区,每百户配70个车位,当时觉得差不多了,可现在发现远远不够。站在当时考虑,已经相当超前了,只是没有赶上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
时代飞速发展,变的是生活,不变的是亲情。已为人母的女儿说,每每看到和父亲的合影,都觉得自己还没长大。这些“延时摄影”般的合照,是家庭感情的重要纽带。
本报记者 陈月飞
供图 江苏省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