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10月14日中午,正在南京一家饭店参加聚会的周艳红接到父亲电话,请她帮忙买两张17日去上海的火车票。电话接完没五分钟,父亲又打过来了:“17号太晚了,我跟你妈商量还是改买16号的票吧。”周艳红打开手机上的“铁路12306”,帮父母买好了票,并发短信告诉父亲放心。没想到老人家再次来电:“谢谢啦!车票那二百多块钱,下午我给你送家里去……”
不会用手机买票,不会移动支付,没骑过共享单车,不会上网购物,甚至还没用过微信和QQ,不会语音聊天,也没刷过朋友圈……移动时代,在中青年人“一机在手”享受诸多生活便利的同时,却有许多老年人已被时代列车抛下。如何帮助老人们畅享移动生活,是个值得关注的社会话题。
司伟 王涛摄 VIJS供图
城乡有别,手机是个复杂的存在
“我手机里下载了不少APP,买油盐酱醋、给孙女点外卖,我在手机上都能搞定。但像我这样的老人算少数,在我们社区,退休老人用手机绝大部分还是接打电话,也有些会语音聊天,但是像买票、购物这类复杂的操作,那就搞不定了。”家住南京金川花苑的施益民老先生这样告诉记者。他们社区召集退休老党员开支部会,每次还是用最传统的方法,在院子里贴通知,往家里一个个打电话,微信群、QQ群这些便捷的即时通讯方式,都没法用上。
“我们系统分析过老年用户的情况,老人之间使用手机的差别很大,一定要区分城乡。”省移动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经理介绍说。据他们调查,城区文化素养较高的老人,智能手机用得很溜,手机消费也不低,与中青年甚至没有多少差别。而城区的普通老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老人则大不一样。他们要么使用子女淘汰的旧手机,要么使用功能单一的老人机,只是简单地接打电话,没什么智能化的应用。很多农村老人长年耕作,手指粗糙,就算有智能手机,滑屏也很不畅。而且,即使在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相当比例的老人并没有用上手机,老旧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甚至没有产生这种消费需求。
范晓林 摄 视觉江苏供图
从不用手机到使用老人机、再到用上智能机和里边的各种APP,不同的老年人面对着不同程度的移动生活“鸿沟”。当记者就此话题采访晓庄学院教授、传播学博士吴翔时,他特别有共鸣:“何止是手机!现在老人就算开个电视,也要捣鼓好几分钟,经常不知哪个键按错了,电视节目调不出来,老人就非常沮丧,要为这种小事去麻烦正在上班或出差的儿女。对老年人而言,开电视都不易,手机更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不夸张地说,有些老人已经成了智能时代的老孤儿。”
难题待解,老人需要智趣的晚年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告诉记者,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难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视力问题,字体比较小的手机应用,老年人看起来很吃力;二是有些老年人从没用过电脑,而智能手机就是一台微型电脑,他们用起来就无从下手;三是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有疑虑,担心网络安全、流量使用等各种问题,有一个“怕”的心理。
文雯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手机改变了我们,但我们的长辈还停留在过去。看到孩子们机不离手,但藏在他们手机里的那个世界,却把自己隔绝在外,这难免让老人们感觉孤单和失落。特别是在智能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手机,手机几乎无所不能--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就是,不会使用各种手机应用的老人时常面临窘境,打车难、挂号难、取钱难……全要向年轻人求助,又让老人丧失了内心的尊严感。
“在智能化时代,我们不能把老年人视为低智商的存在,有意无意地忽视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而是要积极帮助老人,帮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跨越数字鸿沟,拓展信息渠道,从而保持活泼的智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过上一种有智趣、有温度的晚年。”吴翔这样分析。反之,无法享受移动生活,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和社会互动,甚至被剥夺了消费权、买啥都要靠儿女代劳,这样的老人会慢慢变得情志消极、畏缩寡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降低移动生活的门槛,帮老年人融入其中,家庭和社会确实应该有所作为。
跨越鸿沟,家庭社区企业齐助力
协助老人步入移动生活,首要的力量依然是家庭,儿女晚辈在这方面责无旁贷。73岁的刘步银老先生现在每天都用手机刷新闻,还经常在亲戚群、战友群里拉家常,聊得兴高采烈。这得益于孙子的帮忙。今年初,孙子帮他申请了微信号,把他拉进了几个群。老刘一开始的时候手忙脚乱,私聊和群聊也分不清,经常闹笑话,但他兴趣浓厚,一有空就戴上老花镜研究手机,现在终于把微信用顺溜了,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学会自己买火车票”。
石玉成 丁雯雯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在南京江东街道睿城社区,两年前就开设了专门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课堂。睿城社区有居民1.2万,其中老人超过0.3万。睿志党支部书记周飞祥告诉记者,当年他们在社区走访中发现这个问题,便邀请社会组织来给老人们上课,开起了“耆睿课堂”。负责上课的老师专门制作了通俗易懂的课件,从手机应用的安装到使用,从网络诈骗的预防到手机支付的安全,一一进行讲解示范。
睿城社区的“耆睿课堂”的课程之一就是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耆睿课堂”从开办至今,社区老人们一直报名踊跃,每周都会有20多人来上课。老人们在课后组成微信群,随时分享使用各种手机应用的感受,遇到问题也随时求助,学习讨论的氛围热烈。周飞祥说,上过这个课的老人,都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微信、购物、支付等功能,算是双脚踏进了移动时代。
付亮也发现,随着智能手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一部分手机APP已经做了适合老人的改进,比如可以调整字体大小、可以语音阅读等。老年人使用手机应用比前几年方便了不少。但是在内容上,适合老年人的手机应用还不多,在打车、买票、外卖等方便生活类的手机应用中,也没有专门适配老年人的版本。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商业利益的驱动不足,在这方面,需要政府引导和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鼓励适合老年人的手机应用项目开发,同时建立起规范,避免粗制滥造。
另据悉,在我省有些市县,作为“老年关爱工程”的一部分,民政部门与移动通信企业有合作,由民政出一部分资金,免费给老年人送手机,或者是补贴老年人的手机套餐费。此举能吸引更多老年人进入移动生活,跟上现代的信息交互。某市在面向老年人推出手机18元套餐减免10元的优惠后,两个月时间就新增了近4000名老年用户。
徐志强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就在我们呼吁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加入移动生活的同时,中青年则要注意预防“手机上瘾症”,莫要太沉迷于手机,以致忽视了急需你关爱的长辈亲人。
交汇点记者 刘玉琴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