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红绿灯下拒绝文明休止符 建设理想教育小镇岱山居民在行动

时间:2019-03-12

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帮助老人过马路。

参与守护文明活动的各群体居民。

中国江苏网讯 “这位大爷,现在是红灯,就是车少也要等绿灯亮了再过才安全……”上周末,位于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的岱善新城各主要路口人潮涌动,来自街道机关、社区、社会组织以及辖区学校及居民志愿者共计千余人走上街头,通过捡拾沿街垃圾、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爱护公共环境留影等多种方式开展“幸福岱山文明新城”文明宣传活动。当看到充满稚气的学生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有板有眼地规劝不文明过马路行为,不仅被劝者带着笑意和惭愧接受了,连共同参与活动的家长们也在自省日常行为是否给孩子带了好头。

今年59岁的周顺义在2008年成为入住岱善新城的首批住户,他和另外的500余户居民由河西拆迁安置而来。个头不高、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镜片是他留给旁人的第一印象。“住在这里快10年了,年年有变化,不仅环境好了,居民们能参加的活动多了,就连几十年养成的老习惯也有了改变。”周顺义说的是像他一样的一大批由村民变市民的群体:用过的物件哪怕再老也舍不得扔,以前可以堆院子里,现在只能放楼道;过马路没有红绿灯概念,只要感觉车碰不着就能走;日常生活垃圾只要不留在家里,扔在外面哪都行……“这些问题不是大家不想好,确实是过去几十年的生活环境没能让大家有这种意识。但既然进了城,当了市民,不好的习惯总要改不是?”周顺义告诉记者,自己一些不文明行为不时会被家里的小孙子批评,觉得身为长辈要有个长辈样,久而久之,老习惯慢慢就改变了。

如今他已是社区文明志愿者,活动现场更是忙前忙后。

实际上,在周顺义身上发生的改变只是岱善新城这两年持续推进向善家长学校,用教育反哺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现在不仅在社区、小区里,辖区每所学校都将街道一直推行的“善”文化引入课堂,鼓励学生监督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者结合,形成全时段、全年龄段受教育、提素质的整体环境。但提高群体综合素质,改变片区整体环境绝非一日可成,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从文明礼仪、身边小事做起,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接受、理解、认同作为岱善新城的文明市民应该怎么做。

“针对岱善新城的现实特点和社会治理需要,街道党工委在去年提出了建设理想教育小镇的目标,目的就是集聚社会资源,激活人口资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和空间资本,实现人与城的高质量发展。”西善桥街道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建设理想教育小镇进程中的举措之一,在岱山这样一个人员构成广泛、年龄层分布多样、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的地方,常态性开展文明素养提升活动对于培育新市民的公民意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主人翁观念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不仅孩子受教育,居民、家长,甚至是还没有习惯面对新城群体的基层社区干部也能通过活动密切与居民间关系,并切实了解大家的真正需求。

通讯员 张呈谨 记者 陈彦

  • 上一篇:上午向“12345”反映路边有垃圾 下午街道就派人拉走了
  • 下一篇:儿童优惠标准,该看身高还是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