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182套美术包,今天发往陕西省宁强县二郎坝小学,3月4日前送到。”2月28日,记者见到南通彩虹之心义工社社长曹益飞时,他的电话响个不停,他带着歉意跟记者打招呼,“义工社项目多,忙得停不下来”。
曹益飞走上慈善之路,源自一次偶然。曹益飞是个“80后”,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在部队历练3年后回到家乡经营一家网络公司。2011年底,腾讯发起“衣加衣”温暖行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征集冬衣,需要在南通寻找站点负责人。“把捐赠的衣服集中起来,再发出去,不过是举手之劳,我干!”与腾讯有业务往来的曹益飞爽快地答应了。
但他很快就发现,事情远没有想得那么简单。一天200多个电话,一包包衣服不断送来,几天就把他的公司堆得满满当当。他跟朋友借了间100平方米的仓库,一个星期后也被全部堆满。就在曹益飞一筹莫展时,一些前来捐衣的市民主动加入,和他一起分拣、曝晒、分类、打包,最后一统计,所有人吓了一跳——去掉较为破旧的,共收集衣服两万多件!
把这些衣服寄出去,运费就得3万元。曹益飞不得已,去找生意客户拉赞助,并开出条件:谁愿意出运费,他的公司就为谁提供近乎同等价值的服务。
运费凑齐了,一包包衣服载着浓浓情意发往安徽、云南等地。看着孩子们穿上温暖冬衣的一张张笑脸,曹益飞和伙伴们的心里燃起了一团火——贫困地区有这么多孩子需要帮助,南通有这么多人愿意献出爱心,我们何不架起一座爱的彩虹桥?他的想法得到伙伴们热烈呼应,南通彩虹之心义工社就此诞生。
一座桥要架设成功,关键在于精准对接两端。曹益飞说:“我把彩虹之心义工社当企业来运行。首先找到需要帮助的人,把他们的需要设计成慈善项目,再去寻找出资人,让爱心通过彩虹之桥传递。”
曹益飞和伙伴们一次次走进大山,寻找最需要帮助的人。在云南省红河州一所村小,他发现100多人的学校没有一本正版《新华字典》,就发起“万册字典进大山”活动;陕西省宁强县一所镇中心小学没有舞蹈和美术教师,他就组织南通教师前去支教……“就算不能让孩子们的身体走出大山,也要让他们的思想走出大山,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怀有憧憬。”在曹益飞心里,哪怕是一本书,都具有不一般的分量。
来自陌生人的帮助温暖了贫困的孩子,也在他们心中催生慈善的种子。“阿姨,我也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即使今后我没有很大的经济能力,也会去福利院、敬老院帮助孩子和老人……”在写给资助人葛丽莉的信中,玉溪师范学院大四学生李娟吐露心声。李娟的父亲早逝,母亲患有严重风湿病,她在高一那年面临辍学,是彩虹之心义工社“一对一助学”项目将她留在了课堂。
比起寻找受助者,找到资助者更加不易。曹益飞选择从“身边人”突破,他以“回馈客户”的名义,邀请生意伙伴兼好友缪蔚剑一起去云南,飞机上,缪蔚剑滔滔不绝谈论的全是生意。等他们来到石屏县的大山里,缪蔚剑渐渐沉默。他们走进一间依山而建的小屋,发现房子只有三面低矮的墙壁,体弱多病的奶奶带着两个孙子在里面生活,一个4岁、一个6岁。缪蔚剑心头一酸,掏出800元钱递给老人,对方却毫无反应。村干部说,她从没见过100元面值的钞票。
回南通的路上,缪蔚剑像变了一个人,他拉着曹益飞,不停探讨该如何帮助贫困的人们。2017年,他向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50万元,援建位于哀牢山脉深处的新平县波村小学。去年,他再捐50万元,援建如东于港中学图文楼。今年,他又给彩虹之心义工社送来50万元,委托他们资助100名贫困学子。
“信任是慈善的基石。”曹益飞说,彩虹之心义工社对每一笔捐赠都有反馈,无法单独反馈的就集体反馈。对“一对一助学”的资助对象,哪怕远在青海、新疆,志愿者都要上门走访核实情况,平均每走访5个孩子,才能确定一个受助者。走访的交通食宿费用,全部由志愿者自己承担。
有人问曹益飞:“你累死累活能帮几个人?”曹益飞回答:“我们每个人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汇聚在一起就是爱的洪流;我们每个人挽起手,就能架起爱的彩虹桥。”令他欣慰的是,这座爱心之桥越来越坚实、宽广,注册志愿者从最初的20多人增加到253人,参与活动的爱心市民超过5000人,累计捐赠35万件衣服、6000多件文体用品、3万多册图书、29个图书室以及20多万元其他物资,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达96名,还有6名资助人完成登记,正排队等候受助者。
记者 徐 超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