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踏青的金陵女儿。
南京人南郊踏青图景。
晚清《点石斋画报》“白门烟景”中雨花台踏青景象。
公祭先贤忠烈,家祭祖先
中国江苏网讯 扫墓原为寒食的风俗,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祭祖扫墓成了清明的主要节俗。清及近代,清明祭扫形成定俗。
祭扫,有祭先贤、忠烈的公祭,有祭祖先宗庙、家庙的私祭。南京自古至今,公祭的人物有蒋子文、卞壸、明僧绍、颜真卿、杨邦乂、岳飞、文天祥(明清时被奉为南京城隍)、方孝孺、海瑞、林则徐、孙中山等。
私祭,以扫墓为主要活动,一般由男人带上孩童到郊外祭扫祖墓,顺便在城外的水际和山坡踏青赏玩、寻挑野菜。南京人扫墓的地点过去多在南郊,旧时各家要带上盛祭品的竹编“春笥”,笥分三四层,内放荤素菜肴、饭团、酒水、碗筷、杯盏等物,扫墓中要拔除坟墓上和墓道上的杂树,填土修坟,做“坟帽”,以作为已有后人来祭扫的记号。此外,在坟头上要插上柳枝,以寄托对逝者再生的祝愿。
当今南京人的扫墓方式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祭品以水果、糕点取代了酒饭、荤素,献物以鲜花取代了柳枝,行礼以鞠躬取代了磕头。同时,墓祭由单一的家族祭扫向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拓展。拿南京来说,清明节祭扫雨花台烈士陵园,追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个人用微信、微博、网页等表达对亲友的悼念和追思等,改变了家族祖墓祭祀的单一形态。
南京人踏青,雨花台是首选
古代南京人踏青,城南雨花台是首选。明《正德江宁县志》中就有记载:“携酒游山,城南雨花台最盛,谓之踏青,每日游人晚归如蚁。”那时,人们举家出行,除了上坟,还会登上雨花台远眺,到梅将军庙上香,于梅冈赏梅、坐木末亭饮酒吟诗。其间,人们一起折柳、耍青、斗草、扑蝶、放风筝、荡秋千、射箭、泛舟,玩玩“曲水流觞”、吃吃小吃,也是一种享受。
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杨邦乂的侄孙杨万里到建康任职江东转运副使,写下了《三月三日上忠襄坟》,诗中详细记录了雨花台踏青盛景:“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栏春色不教亲。……草藉轮蹄翠织成,花围巷陌锦韪屏。早来指点游人处,今在游人行处行。淮山脚下大江横,御柳梢头绛阙明。览尽山川更城郭,雨花台上太奇生。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巳风光忽斩新。……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褉事来。最苦相逢无处避,天禧寺及雨花台。女唱儿歌去蹈青,阿婆笑语伴渠行。只亏郎罢优轻杀,櫑子双檐挈酒饼。粉捏孙儿活逼真,象生果子更时新。输赢一掷浑闲事,空手入城羞杀人。”
“红妆结队斗铅华,高髻盘云堕鬓鸦;相与踏青联袂去,旧王府里看桃花。”清人徐溥的这首《秦淮竹枝词》,写的是当时南京城里妇女结伴郊游、踏青赏春的情景。明清时,金陵儿女们到郊外踏青春游,在看花赏景之外,必定还有折柳、斗草的游戏。《正德江宁县志》记载:“迄三月中,清明插柳,村夫稚子皆佩之。”可见南京地区也兴此俗。江南地区有谚语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因此踏青戴柳、插柳就成了乐事。
明清时,南京以及江淮一带人郊游踏青,还喜欢玩一种叫斗百草的游戏。就是在踏青时寻摘各种刚长出的野草野花,相互比对说出花草的名字和特点,以及前人有关这些花草的诗句或是相关的方言俚语,以对得多和对得巧为胜。这种游戏多在青年女子和少年儿童中流行。清人黄图珌在《看山阁随笔》中就写到当时妇女踏青斗草时的情景:“踏青斗草,佳人韵事。手提筠篮,各求异草,团坐于碧蒲席上,卷罗袖,出春纤,从容斗之,不觉草薰人韵,笑语生风。”“春纤” 是指女子纤细的手指。
南京还爱在清明时节放风筝,城南的儿童放风筝主要在雨花台、中华门、白鹭洲等处,他们既有买来的风筝,又有不少人是自家动手糊制的,虽色彩、形制、精粗不一,但都使清明时节成了放松自我身心的游乐日子。
记者 郝建荣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