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学生们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本报通讯员 刘俊义 本报记者 崔晓摄
编者按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大任务和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座谈会结束后,我市大中小学校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陆续推出各具特色的思政课。今起本报推出“我们的思政课”栏目,记者将带您走进学校,感受不一样的思政课。
咚,咚,咚……昨天上午8点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12名学生代表分两组撞响和平大钟,在代表“1213”的13声钟响后,南京外国语学校一堂特殊思政课——“行前一课”正式开始。
参加活动的32名学生,是该校高三年级部分已被保送或者被国外大学录取的学生。6月以后,他们就将各奔东西,离家求学。
佩戴上紫金草徽章,跟着讲解员走进南京大屠杀史料展馆,聆听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题为“德国文献中的南京大屠杀”的讲座,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对话,学生们开启了一段震撼人心的旅程。
从侵华日军的暴行到外籍人士的救助行动,再到战后的调查和审判……在成千上万的图片面前,学生们面色凝重,沉默无语,有的还偷偷抹起了眼泪。
女生许荠方盯着一幅图片看了良久。图片上,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站在被屠杀的亲人面前,眼神呆滞。“我有一个弟弟,跟他差不多大。看着图片我在想,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衣食无忧,生活幸福,而那时的孩子,连最起码的生命保障都没有,真的非常难过。”许荠方说着掉下了眼泪。
纪念馆讲解员、南大教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在这堂特殊的思政课上,南外的老师们退居幕后,让一个个更接近史实的人们作为“老师”,用他们的语言娓娓道来,讲述了一段民族苦难史。
最让同学们震撼的是与87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民生老人的对话。
报告厅里,老人和同学们说起往事几次哽咽:“1937年侵华日军攻城时,我跟父母、爷爷还有一个几个月大的妹妹一起住在安全区的难民营。一天,侵华日军以搜查国民党军队逃兵为由,闯进难民营,抓走了包括我父亲在内的很多青壮年,当时以为只是抓去做苦力,实际上抓走后就被侵华日军枪决了……”
“侵华日军的暴行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倒下,让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老人的回忆,让我们对整个事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更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了。对我们而言,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行前一课’。”学生徐天绘说。
“比起在课堂上看图片、视频,这种行走中的课堂更直观、更有冲击力,也更能让我们接受。”学生陆静文说。
南外党委书记刘前树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让青少年爱上思政课。高三的学子们马上就要各奔前程,而且很多同学会出国留学,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在临行前,给他们上一堂特别的、印象深刻的思政课非常有必要。
“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是南京的历史,也是世界的历史,不仅需要南京人知道,更需要让全国甚至世界各国的人们了解。作为从南外走出去的孩子,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对这段历史有更多了解,准确客观看待这段历史,用他们的方式向更多人介绍这段历史。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堂思政课,引导学生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南外学子认识到自身担负的时代使命与社会责任,真正做个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刘前树说。
本报记者 钱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