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小伙子,正值青春年少,谁能想和肠癌联系在一起。因为腹部隐隐作痛,在医生建议下,小伙子查出肠癌。肠癌日趋年轻化,让医生唏嘘不已。
老腹泻吃药不管用居然查出肠癌
25周岁的张先生(化名),这几天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那是10天前的一个上午,作为司机的张先生陪着老板来南京市第二医院找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顾爱东咨询,咨询结束,张先生顺便跟顾主任提了句:“主任,我最近老是腹泻、大便稀,您看是什么原因?”
望了一眼张先生,顾主任问:“多长时间了?”“清明节期间吧,突然有点腹痛、大便稀,想着是吃坏了肚子,吃了点药好像也没有好转。应该是腹泻吧?”顾主任看了看他,说:“保险起见,你还是做个肠镜检查一下吧。”张先生还有点不以为然,不想做。因为老板和顾主任是好朋友,说:“你还是听从医生的建议吧。”
肠镜结果一出来,大家都大为惊讶,距肛门6.5厘米处见一菜花样隆起新生物,侵及四壁、管壁僵硬、管腔狭窄……随后的病理提示结肠印戒细胞癌。
坐得多动得少 生活不规律
顾爱东随即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的严重性,并安排住院。经过充分准备,张先生被推进了手术室,实施了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微创),将肿瘤完整切除。据了解,该院还曾接诊过一位21岁女性肠癌患者,系该院接诊的最年轻的肠癌患者。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顾爱东发现,张先生平时坐得多,动得少,喜欢和朋友们吃夜宵、烧烤,而不规律的生活也是导致他罹患结肠癌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高脂肪类食物,包括肥肉、油炸食品、动物油等,这些食物中含有高胆固醇,长期摄入,会导致肠道不堪重负,也容易引起便秘,增加了粪便中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的机会。高盐食品,特别是高盐腌制的食品,里面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不仅会增加大肠癌的风险,还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肠镜是预防肠癌最经济的方式
顾主任介绍,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尤以45岁以上患者居多,占到了总患病人群的93.5%。但近年来年轻人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龄在45岁以上,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有结肠炎史,曾患结直肠息肉以及有遗传背景的,都是肠癌的高危人群。
专家建议,40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3-5年复查一次。若发现腺瘤或者恶变的息肉应及时切除,并持续三年每年复查。非高危人群:建议50岁以上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若没问题,以后每10年进行一次。诊断大肠癌,肠镜是最佳选择方式,事实上,肠镜还能发现早期大肠癌,也就是大肠腺瘤性息肉,并可通过肠镜,直接进行息肉切除,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创伤,可以说是预防大肠癌的最经济方式。
通讯员 陈威 魏林玲 记者 戚在兵
■延伸阅读
出现五大信号,警惕直肠癌
在专家眼里,任何肿瘤的发生,其实身体通常都会有信号出现。只是由于一些患者不以为然,导致错失了最佳治疗期。顾主任提醒,一旦身体出现这五大信号,就要高度警惕肠癌的可能性。
首先是长时间腹部隐隐作痛: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
其次是大便隐血:便血原因主要为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所致。大便里带有血迹,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血量较多时,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
第三是贫血: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血液供应。所以随着肿瘤的逐渐增长,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但不是贫血越重病人越晚期。部分右侧结肠癌病人往往首先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乏力、疲劳症状。
第四是便型改变:正常大便条呈圆柱形,垂直从肛门排出,如果有大肠癌的癌肿突出在直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的大便条往往变细、变形,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附着有一丝丝血痕。
最后是大便习惯改变:早期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随着肿瘤持续增长,导致肠腔狭窄出现进行性便秘。直肠癌患者除了便频外,还有排便不尽感,最初发生在清晨起床后,逐渐增多,每日数次或十多次,甚至夜间也大便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