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人士来信。
中国江苏网7月8日讯 “昌明小朋友,我也出生于农民家庭,小学到高中是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六七十年代,需要帮助家里采完猪羊草,才能喝碗稀饭步行几里路去上学。长大了,假期全部在生产队劳动。高考结束了,回家就是参加生产队插秧等农活,拿录取通知书时,还在参加劳动。所以,只要我们始终胸怀理想,努力学习,努力劳动,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孝敬父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贺昌明同学正在读结对帮扶爱心伯伯的来信。
7月7日,当手捧着千里之外的江苏南通结对帮扶的仲崇俊伯伯的来信,陕西汉中市佛坪县岳坝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贺昌明哭了。她说,自己虽然家庭贫困,但遇到仲崇俊伯伯这样的好人,更加鼓起了她好好学习的信心,立志将来做一个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庭贫困的社会有用之人。当天,江苏南通童心博爱志愿者服务队领队老师季洁代表南通两位爱心志愿者,为佛坪县岳坝镇中心小学的贺昌明、王彬同学送去了书包、课外书等学习用品,孩子们背着新书包,捧着课外书,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五年级的贺昌明同学家庭贫困,父母残疾,当她打开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仲崇俊伯伯亲自写的书信时,禁不住热泪盈眶,失声痛哭。她哽咽着说:“没想到伯伯小时候的家境也很贫困,我要像伯伯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将来改变家里贫困的生活状况。我也很感谢他对我的爱心资助,他在信里鼓励我只要胸怀理想,努力学习,努力劳动,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孝敬父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一定会听叔叔的话,努力做到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爱心人士来信。
四年级的王彬同学学习成绩稳居全班第一,重病缠身的父亲指着满墙的奖状骄傲地说:“小彬是一个很用功刻苦的苦孩子。”对王彬同学进行一对一爱心资助的是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的徐永高,他亲笔给王彬同学写了一封信,信中深情地说:“与衣食无忧的孩子相比,没有丰盛的晚餐、没有时尚的衣服、没有‘苹果Iphone’、没有私家车接送、没有经济条件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面对贫困和不适,是选择退缩还是勇于改变贫困,毋庸置疑,你现在以本学期期中、月考均为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就是最好的回答。”最后他希望王彬同学不抱怨命运,不放弃理想,做战胜生活的强者。
王彬同学捧读爱心人士的来信。
王彬小心翼翼地把信折叠起来,他说:“我要好好地收藏这封信,每当遇到困难时我会把它拿出来读一读,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岳坝镇中心小学的校长龚维成告诉来访的志愿者,自今年4月江苏南通两位爱心志愿者与这两个孩子开展结对帮扶以来,两个孩子主动学习的劲头更足,在校园生活中他们更愿意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季洁(中)与两位爱心人士帮扶的学生合影。
7月6日,受南通驻北京办事处谢爱忠之托,季洁带着他的回信来到简池小学二年级杨新悦同学家。随她一起来到陕西的还有32名童心博爱志愿者们,他们给简池镇中心小学的28名山区贫困学生送去价值近万元的“微心愿”礼物。
杨新悦读着谢伯伯的信,泣不成声地说:“谢伯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我一定会记得这份恩情,好好学习,长大后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学校不久前开展了学习雷锋叔叔的活动,我觉得他就是雷锋叔叔。我也想成为伯伯这样爱帮助别人的人。”
据介绍,自去年7月份“走进汉中 童在路上”精准帮扶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共有138名个人和集体参与到活动中来,一共帮扶了62名孩子,其中“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有30人。
“一批又一批志愿者不忘初心,走进山区,为贫困孩子谋幸福,深深地感感染了我,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开展志愿扶贫的决心。”季洁说。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南通驻汉中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汤池说,当前的贫困群体无非是老弱病残懒,但是懒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恨的,做好正能量的引导工作尤为重要。因而,在开展教育帮扶时,要做到物质和精神支持同步,但更要突出精神层面的引领,多互动,避免急功近利,这样方能促进帮扶的可持续性。
记者 丁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