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主任为巧巧拆线。孙苏静 摄
中国江苏网讯 22年前,她因患有先天唇腭裂被遗弃在桥下,后被拾荒老人严兆彩抚养长大。22年后,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她,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微笑列车”唇腭裂慈善项目以及该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顺利接受手术。
昨天上午,巧巧在拆除最后两根线之后,终于可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去工作,去交流,去报答在她成长过程中曾经帮助过她的好心人。
虽然曾被遗弃,但一直在关爱中长大
“我叫严巧巧!”她微笑着告诉记者,对于自己的名字,严巧巧毫不避讳。她告诉记者,从小时候被爷爷收养开始,一直有好心人不断地给予我们帮助。
记者了解到,自巧巧懂事起,爷爷便向她坦言道她是被抱养来的,但爷爷给予巧巧的爱却从未因血缘关系而削减半分。爷爷虽然只是一位拾荒的老人,但他以最质朴的方式教巧巧为人处世之道,供养巧巧读书学习。在巧巧的记忆里,她爷爷几乎每天都是天亮后为她做好早饭就出门,由于她午饭一般都是在学校解决,但她爷爷却往往随便应付了事。
“我从未感觉到任何关于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缺失,所有的事情爷爷都能够解决。”巧巧自豪地说道,“虽然我的生活在别人看来很困难,但自己觉得很满足,没有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
初二的时候,巧巧偶然得知自己所患的“怪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然而高额的手术费用让祖孙俩望而却步。当说起自己因家庭贫困而不能及时治疗时,巧巧十分坦然。“没关系的,我觉得我生活得挺快乐的!”
因为工作,坚定“改变”的决心
因为自幼患有唇腭裂,且错失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巧巧说话时,发音并不是十分清晰。她的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在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交流障碍。
4年前,机缘巧合,巧巧被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录取,如今的她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实习。“现在实习了,因工作原因,想变得更好一些!能更好地帮助需要我去帮助的人。”巧巧告诉记者,她如今是一名实习护士,很多时候想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帮助病人,但因为说话慢、说不清在与病人交流过程中存在阻碍,这也成了她下决心去接受手术的动力。
医护人员伸出援手为巧巧助力
今年5月,巧巧揣着爷爷好不容易凑到的几千元钱,慕名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
该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盛告诉记者,巧巧入院检查时,软腭完全裂开,硬腭也有部分裂开,裂隙最宽处超过1.5厘米,咽腔深大,软腭组织薄弱,动度差,且错过了出生后9-12个月的最佳手术时间,22岁时才接受修复手术,出血风险相对而言还是挺大的。但好在手术非常顺利,现在巧巧恢复得非常不错,以后通过语音训练,应该可以恢复到正常发音状态。
“刚开始也不知道巧巧的家庭情况,但后来得知巧巧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后,医院为她申请了‘微笑列车’唇腭裂慈善项目,并在全院发起了为贫困患者募捐的倡议。”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办主任杜祥永告诉记者,倡议发出后,医院医护员工踊跃参加,短短两天,便募款1万余元,加上医疗保险报销,巧巧的手术费终于有了着落,剩余募款还可以帮助她补贴一些生活开支,顺利完成实习。
天生虽有缺陷,但生活没有缺憾。巧巧非常感慨地告诉记者,爷爷的悉心照料、同学们的理解鼓励、医院和社区的支持帮助,以及无数不留名的好心人,给予了她温暖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条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做好实习,尽快工作,将爷爷接到自己的身边来一起生活,有能力去回报爷爷和社会。
通讯员 杜祥永 实习记者 张静
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