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亿万富翁种桃、文具厂商开家庭农场、新型环保涂料老板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能人回乡,带回了啥

时间:2019-07-29

亿万富翁陈小兵回乡种桃、文具厂商魏清回村开家庭农场、新型环保涂料老板返乡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南京,越来越多的能人在致富后,带着对家乡、“三农”浓浓的热爱和情怀,积极投身农业建设、投身家乡发展。

能人回乡,究竟带回了啥?

新思路:像经营企业一样搞农业

今年49岁的陈小兵一身休闲装,看上去没有一点农民样。他创办的南京正源集团是一家机械制造类企业,年产值达6亿元,是溧水区白马镇年产值最高的企业。在离开农村16年后,他于去年10月决定拿出400万元投资农业。他和村里的另一个在外打拼的老板陈巧金合作,在老家白马镇曹家桥村南朝自然村一次性流转了600亩土地,用来种桃。

从掌管亿万公司的企业家到革命老区的新农人,陈小兵带来的不只有乡愁,还有他多年在商界摸爬滚打的企业经营经验。对于种桃,他有自己的独特一套。“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

为激发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他用上了经营企业的激励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承包给会管理的人,我们付管理费,同时设有奖金,以每亩标准产量的80%为基准线,超基准线收益的40%奖励承包户,桃子种得越好,奖金就越高。”

为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陈小兵将注册资本分成若干股,村民可以每股1万元的价格购买股份,也可用土地入股,如果经营不好,所有亏损由他个人承担,并且全额退还村民的原始入股投资。

今年初,10万株桃树苗种下,目前长势良好。

因桃园紧挨红色李巷,未来,他们还计划借助红色李巷的辐射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和产品加工等,从而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思路一变天地宽。曹家桥村党总支书记杨小兵告诉记者,陈小兵不仅仅带回了资本,还带来了新的农业发展理念。

新技术:“北漂青年”变“乡土专家”

魏清是高淳区东坝街道下坝村人,最近,他新建的育秧温室大棚在育完秧后,又种下10月上市的甜瓜,“正常甜瓜4月上市,反季节培育的甜瓜正好接档西瓜。”另外,他在不久前还花了120万元购买了一台目前全国最先进的榨油机,榨出的油不仅色泽如色拉油一样清亮,还能剔除菜籽油中的有害物质,目前正在调试中。

作为家庭农场主,他一直是农业界的“技术控”,他家的仓库里存放着各种农机,播种的、收割的、植保的应有尽有,“技术改变生活,看到新的技术,就想试试看。”他说。

别看他现在说起农业头头是道,他也曾是个一心想跳出“农门”的北漂青年。20年前,不到30岁的魏清经过辛苦打拼,已在北京有一家文具工厂,年收入过百万元。当时政府想引进一台进口原装联合收割机,市场价为24万元,政府补贴一半,购买人只需承担12万元。当地干部找到先富起来的魏清,他原本只想回报家乡,投资12万元购买了全区第一台联合收割机,但接下来他就决定卖厂回乡。

现在,魏清家里有近50台大小机械设备,承担着高淳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建设重任,他帮助周边农户做到合理种植、精量点播,无人机植保等,将科学、高效的种植方式带到农户身边。2017年,魏清被聘为高淳首批“乡土专家”。

新智慧: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今年47岁的林元珠是土生土长的谷里人,20多岁就在上海办厂生产新型环保涂料,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在2006年,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回到家乡谷里创办了南京看点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仍然生产新型环保涂料。

在江宁全域旅游建设过程中,林元珠先后投资1500万元,在谷里徐家院、和大塘金两个美丽乡村分别成立了南京揽星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寻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美丽乡村旅游。看到儿时记忆中的一片茶园慢慢荒废,林元珠又投资1000多万元整体收购了该茶园,面积约100亩。他专门雇了20多名谷里当地农户打理茶园,让茶山又恢复了生机,明年茶叶将上市销售。

林元珠深度参与家乡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同时,反哺家乡,为谷里中学、谷里幼儿园进行了免费内外墙刷新。2016年,林元珠当选为区政协委员,他多次走访行业专家,积极撰写提案、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多条信息被省、市政协采用。

回归农村13年,林元珠对农业和农村有了新的认识,他说,生态旅游将是城市居民越来越喜欢的生活方式,农村有广阔的天地,但农业项目回报很慢,需要耐心,“为了自己的家乡,会更有耐心。”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懂两爱”队伍哪里来?关键还是靠人尤其是有思想、有知识、有感情、有资源、有本事的能人。记者获悉,为了吸引能人回乡,我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金融、用地用电、培训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有效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的融合,为南京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本报记者胡英华徐萌

本报通讯员金涛

  • 上一篇:中国实学会溧水书院签约落户
  • 下一篇: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筒子楼已是危房 梅山3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启动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