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为什么转型升级成为大方向、大趋势的今天,南京的产业结构仍然偏重、空气质量仍然不高?”日前在全市镇街党(工)委书记政治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提出“绿色之问”,直面我市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短板。
近两年来,每次雨过天晴,南京人就会纷纷涌到朋友圈里“晒蓝天”,湛蓝如碧的天空下,城市的美丽令人感动心醉,幸福感油然而生。然而这种网红现象背后,恰恰说明蓝天的珍贵和来之不易。虽然我们不断强化环保措施,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明显提升,但去年南京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0.4%,仅排全省第六,低于长三角地区74.1%的平均值,对照2020年全面小康确定的80%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系列数据反映出,我们对绿色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还不够深入,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上做得还不够到位。
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理念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作为曾经的工业重镇,南京重化工基础雄厚,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现在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势一定程度上变为劣势,甚至是包袱。南京要破解产业结构偏重、生态负荷偏高等问题,就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狠抓长江大保护,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切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倒逼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们要在认识、落实、能力三方面深刻反思、查摆原因,纠正偏差。例如一些干部没有认识到污染防治的复杂性、艰巨性,缺乏打攻坚仗的思想准备,缺乏啃“硬骨头”的行动自觉;没有真正认识到抓环保本身就是抓发展,放松了对企业的监管和整改要求,放宽了对项目落地的标准和条件。针对污染防治工作中“落而不实”等问题,我们既要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攻坚突破,也要健全机制,用好市场化手段和科技手段,提升一线执法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效能,确保在生态环保上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以务实的举措、过硬的作风,把污染防治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在本质上改变城市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我们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城市规划建设上,严格管控绿色生态空间,把该开发的地方高效利用好,把该保护的区域严格保护好;在经济发展上,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积极调整能源和运输结构,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在市民生活上,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引导市民以生活方式的点滴改变,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这样的城市才是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才能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回答“绿色之问”,最终要归结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南京是一座山水城林完美融合的绿城,我们必须树立更强的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更大力度推进绿色发展,建好美丽古都。让绿色成为最鲜明的底色,以绿色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行稳致远的发展,才能赢得永续发展的未来。